受美國農業(yè)部供需報告利多的影響,美豆再創(chuàng)新高,但國內受政策性調控壓力,走勢表現較弱。筆者認為,雖然包括調整存款準備金、阿根廷潛在降雨和出口銷售放緩的短期利空使得美豆可能回落,但中長期供需偏緊的格局和飼料廠備貨需求使得豆粕呈現震蕩偏強之勢。操作上,建議投資者采取逢低吸納、沖高減磅的操作策略。 USDA報告和拉尼娜天氣擔憂支撐中長期豆類。美國農業(yè)部12日公布的供需報告將美豆種植面積從7770萬英畝下調至7740萬英畝,產量也同步下調至33.29億蒲式耳,低于市場平均預測的33.76億蒲(預估區(qū)間32.8億-34.2億蒲),但美豆壓榨量略有下調和出口量維持原先預測水平,使得期末庫存下調至1.4億蒲式耳,低于上月的1.65億蒲式耳和市場平均預測的1.58億蒲式耳(預估區(qū)間1.13億-2億蒲式耳)。此外,從全球大豆供需來看,由于前期拉尼娜天氣對阿根廷造成的干燥天氣使得大豆種植和生長受到一定影響,報告把產量從上月的預估值5200萬噸下調至5050萬噸,維持巴西大豆產量6750萬噸的預估水平,美國和阿根廷大豆產量的下調使得全球產量預估為2.55億噸,雖然使用量也略有下調,但期末庫存下調至5828萬噸,庫存消費比由上年的25.2%下降至22.8%。因此,全球大豆特別是阿根廷大豆減產的預期和美豆供需的格局使得中長期內繼續(xù)支撐豆類期價。 阿根廷潛在降雨和美豆出口銷售放緩,短期缺乏大幅上漲動力。雖然拉尼娜天氣可能持續(xù)到2011年上半年,使得市場對阿根廷大豆仍存在一定天氣升水。但過去一周,阿根廷拉潘帕省及布宜諾斯艾里斯西南部出現大量降雨,改善大豆生長狀況。氣象機構預測,未來5天內天氣大多干燥或少量小陣雨,局部地區(qū)雨量較大。因此,總體上天氣升水可能削弱,但干燥天氣仍會支撐期價底部。此外,美豆出口銷售有所放緩,但總體上需求仍保持強勁。截止到1月6日,當周2010/11年大豆凈售49.5萬噸,與上周基本持平,但較前周下滑33.9%,美國累計出口銷售3589.6萬噸,高于去年同期的3296.1萬噸,出口銷售進度為83.0%,高于5年平均的69.0%。 遠期進口成本提升粕價重心,備貨行情限制下跌空間。隨著美豆期價上漲,大豆進口成本不斷提升。理論上,按照3月份美豆進口成本4600元/噸,目前豆油10100-10500元/噸的價格計算,豆粕保本成本為3513-3607元/噸。因此,雖然前期由于油廠壓榨大豆較多造成豆粕脹庫,但成本提升也不斷提高了豆粕價格重心。由于油廠壓榨利潤有所下滑和未來進口大豆的減少,豆粕庫存壓力有望緩解。此外,春節(jié)前由于下游飼料廠的備貨需求,使得豆粕下跌空間受限。 更多飼料方面的資訊,請關注:http://livemosquitofree.com/feed/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20 00:0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