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恩物 “我會永遠在陰涼的庭院里為你放上一把躺椅,在你手夠得著的地方放上10杯冰牛奶”。卡夫卡在致密倫娜的情書中寫道。如果說咖啡代表激情,葡萄酒代表浪漫,牛奶帶給人的感覺,卻是一種細長的溫柔呵護。在漫長的歷史中,它是所有飲品中陪伴人類時間最長、與日常生活最密不可分的一種,重要性僅次于水。 雖然6000年前古巴比倫一座神廟中的壁畫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關于人類獲得和飲用牛奶的最早歷史記錄,但根據(jù)考古學家的推測,早在12000年前,人類就開始馴服牛作為家畜,并把牛奶作為重要的食物來源。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人使用牛奶作為祭品。埃及神話中象征豐產和愛情的神哈索爾,就長著一顆奶牛的頭。而近年來在瑞士等的考古挖掘則顯示,與此同時,歐洲人已經開始掌握了用牛奶制作奶酪的技術。 在《圣經.舊約》中,牛奶一共被提及47次。上帝應許給以色列人的樂土,便是那“流奶與蜜之地”。事實上,在中亞的許多地方,一直到相當晚近的時候,一個人擁有奶牛的數(shù)目還是衡量其財富的主要標準。而在今天的印度,牛依然被作為神圣的牲畜來對待。 中世紀的牛奶 雖然現(xiàn)在提起牛奶和奶酪,動不動就會與生活品質拉在一起,但在漫長的中世紀,情況卻并非如此。19世紀以前,由于沒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是一種伴隨著高風險的食品。直接擠出的奶常常被細菌污染,而在炎熱的季節(jié),幾個小時就足以令牛奶變質。此外,還有相當多的人對牛奶過敏。幾百年中,因為價格低廉,被稱為“白肉”的牛奶和奶酪是窮人的主要食物來源,有錢人卻對其敬而遠之。在那時候的中國,“食酪漿”也被認為是低等民族的特征。 關于牛奶有很多古老相傳的說法,比如,在歐洲的一些地方,人們認為把牛奶與牡蠣、菠菜、西紅柿或黃瓜混在一起,會使它帶有劇毒——事實上,問題的所在可能是牛奶變質或過敏反應。 生活在13世紀末的馬可.波羅曾在他那本著名的游記中提到,成吉思汗的隊伍中途行軍時,攜帶干燥過的粉末狀牛奶作為食物。這恐怕是關于奶粉的最早記錄。不過,西方航海家探索新世界時,為了解決營養(yǎng)問題,用到的卻是一種更原始的笨辦法:帶著奶牛上路。1493年,哥倫布第二次駛向美洲大陸時,就吸取了前一次航行中的教訓,攜有奶牛。而當新教徒開始大批移居美洲大陸時,英國法律甚至規(guī)定,每艘駛往新大陸的船,必須嚴格遵循每5名乘客配備一頭奶牛的標準。當船只抵達港口后,船長有權將這些奶牛就地出售,為自己賺來筆外快。 1611年美洲的詹姆斯頓殖民地迎來了自己第一批奶牛。在這些奶牛被運到美洲大陸之前,由于缺少牛奶,當?shù)匦律鷥旱乃劳雎室恢备呔硬幌?。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奶牛,當時的殖民地統(tǒng)治者特拉華爵士甚至專門出臺了一部奶牛保護法。今天波士頓的下院公園,就是當年大郡奶牛放牧吃草的所在。 牛奶的新天地 直到19世紀早期,由于鮮奶對保質條件的嚴格要求,城市居民飲用的牛奶實際上主要是酸酪乳,一種生產黃油的副產品。這實在不能算是一種美味的飲料,許多人用它來中國喂狗。不過,工業(yè)化使職業(yè)婦女數(shù)目增加,母乳喂養(yǎng)的減少相應增大了人們對牛奶的需求,因此,如何讓城市居民喝到安全放心而又味美的牛奶,成為許多發(fā)明家考慮的問題。于是有了1856年,牛奶歷史上最關鍵的一年。 1856年,美國人吉爾.博登(Gail Borden)獲得了生產煉乳的專利許可。在這之前,由于投資“肉餅干”——一種風味脫水肉干—生意失敗,博登幾乎失去了所有的財產,第二任妻子也離開了他。1852年,穿越大西洋旅行中親身經歷的一件事給了他靈感。當時,因為船上的奶牛暈船暈得太厲害,無法分泌奶汁,一名嬰兒因此喪生。博登于是開始思索:有什么辦法能夠延長牛奶的保質期呢?于是,他想出了濃縮奶的辦法。 在制造煉乳的過程中,博登逐漸發(fā)現(xiàn)了延長牛奶保質期的各種辦法。比如高溫煮沸可以殺死牛奶中的細菌,加糖可以抑制細菌的繁殖,脫脂也有相同的作用。雖然經營的兩家煉乳廠相繼關閉,但后臺的支持卻讓博登堅持到了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戰(zhàn)時對延長食品保質期需求上博登著實發(fā)了筆大財,競爭對手的效仿由讓他的牛奶保質法廣為傳播。不過,這也導致了一個不太好的后果。因為高溫脫脂保質法會將牛奶中的營養(yǎng)成分幾乎破壞殆盡,1905年前后,醫(yī)學界曾發(fā)出警告,譴責這種牛奶提高了兒童軟骨病的發(fā)病率。 也是在1856年,法國人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在應葡萄酒商邀請解決葡萄酒變質問題題時,發(fā)明了至今仍被廣為使用的的巴氏消毒法:將液體加熱到一定溫度(葡萄酒是50攝氏度,牛奶是72-75攝氏度),可以既殺死其中有害細菌,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有其中的有益成分和味道??梢院敛豢鋸埖卣f,沒有巴斯德,絕不會有今天如此繁榮的全球乳品業(yè)市場,世界人均牛奶消費量也絕無可能達到100公斤之多。(來源:乳業(yè)博物館)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1 18:2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