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塘選擇及準備
1.海墾區(qū)池塘,為東西走向,泥沙底質,適合三疣梭子蟹幼苗的培育,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進排水方便,池堤牢固,水深保持在1.2米以上,共3口池塘計150畝。
2.苗種放養(yǎng)前準備:①對池塘進行全面清淤,同時在池塘四周開挖環(huán)溝,環(huán)溝寬8米,深60厘米。②對池塘池堤進行徹底補缺補漏及加固,同時進行暴曬。③對池塘進行消毒,消毒時選擇晴好天氣,隔3天后把池塘水放干,日曬2天后納潮進水,使池塘最淺水位不低于35厘米,然后施尿素、過磷酸鈣、復合肥進行藻類與浮游生物培養(yǎng),為蟹苗投放提供必要的基礎餌料。
二、苗種投放
1.放苗時間:蟹苗投放宜早不宜晚,以延長養(yǎng)殖期,提高蟹的規(guī)格。
2.蟹苗選擇:擇活力好、個體健壯、無病殘、軀體完整無損。
3.放養(yǎng)方法:為了提高蟹苗的成活率,一般選擇在早、晚溫差比較小,蟹苗適應能力相對比較強時放苗。
4.放養(yǎng)密度:放苗密度要根據池塘面積、苗種規(guī)格大小,每畝放養(yǎng)5800~6500只左右。
三、日常管理
1.餌料投喂:餌料主要以小雜魚、小雜蝦、貝類肉及魚干等為主,放苗后前5天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每日投料為40~60公斤,15天日投料量在80~160公斤,以后隨著蟹苗個體的成長逐漸增加。
2.巡池檢查與生產記錄:養(yǎng)殖期間巡池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凌晨與傍晚必須對進排水閘、平面網、攔網、格堤進行認真細致巡視,密切觀測池塘水質變化和蟹苗的生長活動情況,做好每日生產記錄,如水質變化、投喂量與次數、天氣、換水量、蟹苗的活動及生長情況等。
四、病害防治
三疣梭子蟹抗病能力較強,一般很少有疾病發(fā)生,但在夏天氣溫過高,而換水量不足時,水質惡化,透明度偏低的情況下,蟹的外殼容易產生寄生物,會直接影響蟹的生長與蛻殼,嚴重時會造成死亡。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fā)生,必須適當增加換水量,并且要定期潑灑生石灰、漂白粉或茶籽餅,既可消毒防病,也有助于蟹蛻殼生長。
五、收捕方法
1.排干收捕法:將池水排干,然后用鐵耙慢慢地順塘底耙動,將蟹挑起,用手抄網抓捕。
2.蟹籠收捕法:在池內距格堤15米處固定竹柱,用繩子把蟹籠拉開放入池中,并在蟹籠中放些隱蔽物,時隔2小時收網1次。
3.流網收捕法:把流網放入池中時隔2小時左右收捕1次,把收捕的蟹用橡皮筋將其綁住,再用海水沖洗干凈,然后放入蟹籠進行暫養(yǎng)。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13:2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