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頁 家禽 國內(nèi)家禽 行業(yè)活動 查看內(nèi)容

沙漠中追逐有機奶的夢想

2017-6-9 14:25| 發(fā)布者: yisiyi| 查看: 1424| 評論: 0|原作者: yaya0415

摘要: 他原是一家企業(yè)的首席財務官,年薪百萬,2009年他辭職,從城市來到沙漠。
  

他原是一家企業(yè)的首席財務官,年薪百萬,2009年他辭職,從城市來到沙漠。夏天這里的沙子溫度超過60攝氏度,被人稱為“火焰山”。這里荒蕪人煙、寸草不生,很多人斷言,這片沙漠不可能生長財富。5年時間,他的企業(yè)在香港上市,2015年,全年營業(yè)收入31億元。他,就是姚同山,一個創(chuàng)造奇跡的傳奇人物,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觀看他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
  2016年7月,記者來到烏蘭布和沙漠,見到姚同山時,他正在忙一件重要的事情。每年的七八九三個月,他要陸續(xù)從全國各地邀請1萬多人,來到烏蘭布和沙漠旅行,每天有100多人。今天是2016年到來的第一批客人。
  別人旅行要自己花錢,可姚同山卻是請別人旅行,他來買單,這些人來沙漠,吃住行玩全程接待,每年姚同山要花費5000多萬元來干這件事。有人說他這是在砸錢,但姚同山告訴記者,這5000多萬元花得很值,有可能給他帶回上億元,甚至更高的回報。
  姚同山:“拔河比賽開始?!?/font>
  游客:“加油,一二加油,一二,一二,一二,一二?!?/font>
  沙漠拔河是旅行中的活動之一,沙子松軟,一用力腳就陷進去了,站穩(wěn)不容易,想贏就更難了。
  游客:“一二,一二,一二,一二,一二加油。”
  姚同山把大家請過來,一是欣賞大漠風光,更重要的是,了解他在藏在沙漠里的財富秘密。
  姚同山原是一家企業(yè)的首席財務官,拿著百萬年薪,2009年他辭去工作,從呼和浩特市來到偏遠的沙漠創(chuàng)業(yè)。短短5年時間,他的企業(yè)就在香港上市,2015年,企業(yè)一年的營業(yè)收入就達到31億元,這讓聽到他創(chuàng)業(yè)故事的人都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游客:“我覺得是一個奇跡,所以奔著這個奇跡來到這里了,好奇,還是很佩服他的,覺得很不可思議?!?/font>
  游客:“非常震撼,確實是,我今天我也跟他們說,創(chuàng)始人是一個這么年紀大的老人,那就更加增添了一個佩服之情?!?/font>
  姚同山到底在沙漠里干了什么,讓財富在這荒涼的地方迅速聚集呢?
  烏蘭布和,蒙古語的意思是紅色的公牛,千百年來沒人能馴服這頭野公牛,這里風沙肆虐,但是姚同山卻偏偏看上了這里,還在沙漠布下了一盤龐大的財富棋局。
  記者:“風很大這里。”
  姚同山:“是,越站高處,風越大?!?/font>
  采訪中,姚同山帶領記者走進了沙漠腹地,他說他進沙漠有一個習慣。
  姚同山:“我每回在沙漠里,我不穿鞋,不穿襪子?!?/font>
  記者:“是嗎?”
  姚同山:“是,一到這個沙漠上面,沙山上面,就把鞋都脫了。我們搞沙漠(開發(fā))最初的這一批員工,都得這樣干活。”
  烏蘭布和的沙子非常細,鉆進鞋里很難清理干凈,走路非常磨腳,剛進沙漠時,姚同山和員工就干脆赤腳干活。赤腳走沙漠是個什么感覺,記者也體驗了一下。
  姚同山:“你這個,海邊的沙子,這個比海邊的沙子好在哪里,海邊的沙子還是發(fā)潮的?!?/font>
  記者:“(沙子)很熱?!?/font>
  姚同山:“對,很燙?!?/font>
  記者:“熱乎乎的?!?/font>
  姚同山:“很舒服。這個(沙子)很干凈?!?/font>
  記者:“是,確實挺干凈的。”
  姚同山很享受踩沙的感覺,但是記者走了沒多久,就痛苦地蹲了下來。
  記者:“這腳板,紅了吧?”
  姚同山:“一般人耐受不住了?!?/font>
  記者:“特別燙,特別特別燙?!?/font>
  姚同山:“我的意思你還是穿上鞋吧?!?/font>
  記者:“這每走一步就好像在烙鐵上一樣,實在是受不了了,太燙了。你剛來是不是也是這樣的?”
  姚同山:“肯定,比這個還嚴重呢。”
  沙子的溫度到底有多少呢?姚同山的員工拿來溫度計,插進沙子里,現(xiàn)場進行了測量。兩分鐘過后,溫度計刻度就飆升到了62.2攝氏度。
  姚同山:“你想,我來這個地方干活七年,每回都必須踩沙滾沙,我們叫滾沙?!?/font>
  當?shù)厝苏f,夏天這個沙漠就是火焰山,沙子表面溫度超過60攝氏度,也讓很多人斷言,這里不可能生長財富。就是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姚同山不但堅持了下來,而且還讓事業(yè)在荒涼的沙漠中崛起,一年31億元的營業(yè)收入也讓很多人好奇,他在沙漠里發(fā)現(xiàn)了什么?又是怎樣在漫天黃沙中走向成功的呢?
  姚同山在呼和浩特市長大,1982年,他從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畢業(yè)后,先后在銀行、咨詢公司等單位工作,2001年10月,他加入一家國內(nèi)知名的乳品企業(yè),擔任首席財務官,年薪超過100萬元,在業(yè)界很有名望。但是2009年底,姚同山卻突然宣布,他要辭去人人羨慕的工作,而且要從城市奔向沙漠。
  烏蘭布和沙漠,我國的八大沙漠之一,總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一年四季風沙滿天,干旱少雨,讓這里成了荒無人煙之地。
  2009年時,姚同山53歲了,朋友勸他別來沙漠冒險,但他鐵了心要干。姚同山告訴記者,多年商場打拼,讓他總結(jié)出了一個成功的要決。
  姚同山:“財聚人聚,共同富裕。你想做成一件事,沒有資金的支持是干不成的,要財聚,同時要人聚,迅速地把我們的這個投資、人才、團隊組合起來,這個財富應該是什么呢?是我們共同團隊的財富,我們投資人的財富?!?/font>
  把資源整合起來,才能用最快的速度,做出更大的事業(yè)。
  姚同山給朋友看了他寫的商業(yè)計劃書,從市場分析到創(chuàng)業(yè)步驟,甚至十年后的規(guī)劃,他都考慮得清清楚楚。看到他這么用心,加上相識多年,對他能力的信任,有些朋友決定投資,趙全生當時就拿出了1000萬元。
  趙全生:“只要是姚總做的事情,就沒有讓朋友有過質(zhì)疑,歷史上他的成績都是非常棒的,那么這次以后,有可能以后是(對)他的一次挑戰(zhàn),也可能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次挑戰(zhàn),但是我們還是堅定不移,認為以后他行?!?/font>
  拉來了一批投資人,姚同山自己也拿出多年積蓄1200萬元,一共籌集了2.6億元。2009年底,他開始向沙漠宣戰(zhàn)。
  姚同山:“風一吹,成了草浪了。你看這多壯觀?!?/font>
  姚同山干的第一件事是種草,他帶領員工把大沙丘推平,然后摻上有機肥,在沙土上種植。當時沙漠每天都刮著七八級大風,草種下去,風一吹就被連根拔起,最嚴重的一次,2000畝地全部絕收。當時姚同山和員工只能搭帳篷住宿,一天半夜12點多,帳篷也被大風刮飛了。
  姚同山:“帳篷卷跑了,卷跑了以后,你知道在茫茫沙漠里面,黑夜不方便行走,只能大家都圍在一起?!?/font>
  姚同山公司的股東:“只能把被子大家蓋在一起,第二天早上起來,被子都讓沙給埋住了,我們只能從沙子里邊刨著出來?!?/font>
  冬天被狂風和沙子抽打,夏天氣溫能飆升到近50度,沙子表面溫度能超過60度,別說干活,站著都受不了,員工說這里就是火焰山,有的人還辭職不干了。姚同山當時53歲了,他每天在現(xiàn)場指揮,熱沙上行走,硬是磨出了一雙鐵腳板,累了也只能這樣就地休息。
  姚同山:“也可以睡一覺,把那個草帽蓋到頭上,就能睡覺了。”
  員工喊苦,姚同山卻總是笑呵呵的,還能找出沙漠生活的好處激勵員工。
  姚同山:“一點污染都沒有,(天)湛藍湛藍的,我們想找點云彩都找不見,這應該說是沙漠里面給我們最大的福利了?!?/font>
  一年時間,姚同山的白頭發(fā)增加了不少,1000多萬元也都打了水漂,連個響聲都沒聽到。2011年春節(jié),姚同山留在沙漠,沒有回呼和浩特的家過年,女兒想他,也只能給他打電話發(fā)短信。
  姚同山的女兒姚旭婷:“希望你能夠保持(健康),多一點時間去照顧自己,然后關注(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我爸爸一直是我的驕傲和榜樣?!?/font>
  談到當時的情景,女兒依然很心疼父親。其實姚同山也很想家,但是事業(yè)未成,他必須帶領團隊在沙漠里奮戰(zhàn)。
  姚同山:“遇到了難處以后,心里面默默地感覺到,這個叫什么,辛酸和這個艱難,但是又默默地一次一次地告誡自己,我不能表現(xiàn)出來。失敗了我們再戰(zhàn),再戰(zhàn)再失敗,最后要取得成功?!?/font>
  當時姚同山也不知道,這個成功離他還有多遠,但只要一天不成功,他就要堅持一天。其實姚同山進沙漠,是為了他許下的一個承諾,這是個什么樣的承諾呢?
  2008年,轟動全國的牛奶行業(yè)三聚氰胺事件發(fā)生,多家乳品企業(yè)涉及其中,整個牛奶行業(yè)陷入信任危機。
  姚同山當時是一家知名乳品企業(yè)的首席財務官,事件發(fā)生后,在一次新聞發(fā)布會上,他作為企業(yè)發(fā)言人被記者追問,中國企業(yè)生產(chǎn)的牛奶,以后還能不能喝了?這個尖銳的問題深深刺痛了姚同山的心。
  姚同山:“牛奶消費者都不放心,讓外國人說,我們的牛奶不能喝,心頭是非常難受的,我當時做了很重的承諾,說我們中國人能把航天飛機送上天,我們相信,一定能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牛奶。”
  要造出全世界最好的牛奶,這句承諾從此刻進了姚同山的心里。國內(nèi)的乳品企業(yè)一般是從農(nóng)戶家里收購原奶,品質(zhì)很難管控,姚同山打算,他要自己種草,自己養(yǎng)牛,自己生產(chǎn)加工,全程都要達到有機標準。他花了一年時間在全國各地考察,想找到最適合建立牧場的地方。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領導,向姚同山推薦了烏蘭布和沙漠。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原副主席郭啟俊:“烏蘭布和沙漠發(fā)展有機農(nóng)業(yè)的優(yōu)勢是非常獨特的,沙漠它可改造可利用,關鍵是要有水資源,烏蘭布和沙漠的東部,它有比較豐富的水資源,這個氣候的條件,北緯40度左右,無論是養(yǎng)殖也好,還是飼草料的種植也好,它都是一個黃金地帶?!?/font>
  烏蘭布和沙漠旁邊有水源,可以引水灌溉,用滴灌技術種植牧草。沙層下面有黃土,與沙子攪拌后,能增加土壤黏性。最重要的是,在沙漠中間建牧場,幾十公里的沙丘就是天然隔離帶,隔開了污染和病源,不用上化肥、打農(nóng)藥,讓有機生產(chǎn)成為可能,而干旱少雨的沙漠氣候非常適合奶牛生長。正是了解到這些獨特的優(yōu)勢,姚同山才辭職進了沙漠。
  為了把風沙治住,讓牧草順利生長,姚同山在草場周圍種起了樹木,這樣的大樹做為一級防護,喬木和灌木是二三級防護,這樣全面阻擋風沙。
  員工給姚同山起了個代號“717”,因為他一周工作7天,一天工作17個小時,身上穿的是20元錢的T恤衫,吃更是沒啥講究。
  姚同山:“兄弟們吃面片了,面片已經(jīng)上來了,抓緊吃,這面片好面片。”
  面片是姚同山最喜歡的食物,他告訴記者,面片做起來簡單,而且吃起來快,最省時間。他心里憋著一口氣,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種出最好的草,造出最好的牛奶,為行業(yè)爭口氣。
  姚同山:“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牛奶,想到已經(jīng)許下的諾言,也考慮到我們中國人不能給自己丟臉,一次又一次地戰(zhàn)勝了自我,去克服困難。”
  整整兩年,他帶領400多人的團隊,種下8000多萬棵樹木,22萬畝沙漠被改造成草場,風小了,天藍了。
  2012年初,牧草種植成功后,姚同山要養(yǎng)牛了,一個養(yǎng)殖外行要怎么做呢?他還是那句話,財聚人聚共同富裕。他發(fā)動周邊的養(yǎng)殖企業(yè)合并進來,用奶牛、資金和人才入股,這樣迅速擴大了規(guī)模,也有了一批懂養(yǎng)殖技術的人員。
  武建鄴是一家企業(yè)的董事長,他也帶著自己的員工、奶牛和資金加入進來。
  武建鄴:“讓大家把有錢的,有基礎的,有養(yǎng)牛經(jīng)驗的聚集到一起,然后我們共同來做這個事業(yè),因為這是,本身是一個發(fā)展趨勢,有機是一個發(fā)展趨勢,而且我們未來的收益肯定要比單打獨斗要強得多?!?/font>
  財聚人聚,加入進來的人都成了股東,都把牧場當成自家的牧場管理。菅榮是一家牧場的經(jīng)理,他說合并后比以前單干還要用心。
  菅榮:“每個人,像我們這些股東,大小也算個股東,動起來,得多動腦子,然后想了好多(創(chuàng)新)措施。”
  記者:“想把(工作)做得更好?”
  菅榮:“對,做得更好?!?/font>
  財聚人聚的方法,讓24座像這樣的牧場,在沙漠中迅速崛起,奶牛養(yǎng)殖量達到8萬多頭。
  姚同山:“牛喝的水我們也能喝,為什么要這么高的標準呢?為了產(chǎn)好牛奶,是不是?!?/font>
  牛喝的水經(jīng)過凈化處理后,要達到人飲用水標準,牛住的是全年平均18攝氏度的圈舍,沙子也派上了用場,鋪在地上給牛當臥床,工人每天都要疏松一次沙子,姚同山來檢查工作,他會用這樣的方法測試。
  姚同山:“把雙膝跪到它那個,牛的這個臥床的中部,這個中部大概是在這個位置上,有個坑,這個坑大概有四五厘米深就可以了。牛是個不會說話的動物,它的感受說不出來,首先我們用自己的身體感受一下?!?/font>
  記者:“如果光看是看不出來嗎?”
  姚同山:“看不出來。底下沒有疏松的話,還要要求(員工)再做?!?/font>
  姚同山說,哪怕是一個細節(jié)也要做到極致。在他的牧場,牛可以自由出入運動場,在上面撒開歡活動,踩踩沙漠里陽光照射過的熱沙,能給牛消毒、增強體質(zhì),一頭牛一年產(chǎn)奶量能達到10噸。
  武建鄴:“撓癢癢了?!?/font>
  姚同山:“對。(牛)很友好的了,你看看。”
  2012年7月,姚同山的牛奶生產(chǎn)出來,并且順利通過了歐盟有機認證,產(chǎn)品有17個品類。但是市場上牛奶品牌眾多,姚同山的產(chǎn)品沒有知名度,推向大超市后,很難賣出去。
  姚同山四處考察,他發(fā)現(xiàn),國內(nèi)大品牌走的是大超市路線,競爭已經(jīng)白熱化,但是城市中心高檔住宅邊上的社區(qū)超市,大品牌還沒有太關注,社區(qū)超市雖然小,但卻很有優(yōu)勢。
  姚同山:“一方面接近消費人群,便利,第二方面就是,老的品牌這個渠道里頭,還沒有真正地進入和占領?!?/font>
  這個發(fā)現(xiàn)讓姚同山很興奮,他立即派出銷售人馬,在全國選取城市中心的社區(qū)超市店合作,通過免費品嘗等活動介紹他的產(chǎn)品。產(chǎn)品最大的優(yōu)勢,是沙漠養(yǎng)殖、全程有機,為了讓大眾加深了解,姚同山?jīng)Q定,邀請購買過產(chǎn)品的顧客和超市管理者,來到烏蘭布和沙漠旅行,親眼見證產(chǎn)品的誕生過程。直到現(xiàn)在,每年他都要邀請上萬人來到沙漠。
  游客:“感覺挺神奇的,很震撼,全是沙的地方竟然種出了草,還有那么多的牛,讓我們了解到了有機(牛奶)是怎么生產(chǎn)出來的,牛是怎么產(chǎn)出奶,讓我感覺很放心。喝了這個奶,感覺真的很香?!?/font>
  來到沙漠的這些游客回去后,都成了姚同山的宣傳員,通過口碑傳播的方式,牛奶銷售情況逐漸好轉(zhuǎn)。到2014年,姚同山和全國10多萬家社區(qū)超市店建立合作,加上原來的超市渠道,新增的電商渠道,企業(yè)一年營業(yè)收入超過20億元,解決了周邊4000多名農(nóng)民就業(yè),帶動了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
  姚同山在沙漠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打動了很多人,也吸引了國內(nèi)一些投資機構的關注。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某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楊俊平:“人跡罕至的地方哪來什么污染,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我們從資本的角度認為,姚總是號準了脈搏,所以從2012年開始接觸,很快就達成了投資意向?!?/font>
  一大批新資本匯聚沙漠,讓姚同山如虎添翼,加上銀行貸款等資金,他累計在沙漠里投入了75億元,2014年企業(yè)成功在香港上市,2015年,全年營業(yè)收入達到31億元。
  姚同山:“把這個荒涼的沙漠變成美麗的青紗帳,好;我還是比較喜歡牛的;我的人生肯定離不開這塊沙漠了?!?/font>
  姚同山告訴記者,下一步他還要向沙漠進軍,讓改造面積翻一倍,達到40萬畝,要新建10萬頭肉牛養(yǎng)殖基地。5年過后,烏蘭布和沙漠將是一幅新的畫卷。

?й?????????????????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支持

超贊

最新評論

發(fā)布主題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7 07:1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