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1月17日報道 2010年1月1日,俄羅斯聯(lián)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jiān)督局發(fā)布的《關于禽肉生產與流通的決議》正式生效,該決議將禽類加工溶液中的氯含量的最大值從每立方米200毫克降至50毫克。俄聯(lián)邦總防疫師奧尼先科對此解釋稱,在高濃度情況下,氯在食品中沉積并形成對人體有害的合成物質,這是俄政府做此決定的重要原因。 其實,這條早在2008年就被通過的新食品衛(wèi)生標準本應于2009年1月1日就生效了,但俄政府考慮到本國禽類肉制品生產商需要一些“準備時間”,因而把生效時間推遲至2010年1月1日。俄肉類協(xié)會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尤申近日表示,俄大部分相關企業(yè)已趕在“大限”到來前完成了從“水冷卻技術”到“空氣冷卻技術”的設備更新,俄本國企業(yè)生產的“不含氯制劑的禽肉”占全部國產禽肉的比例已從2008年的60%提高至目前的90%。 雖然俄本國企業(yè)生產的雞肉已達到新食品安全標準,但俄雞肉市場上一直熱賣的“布什雞腿”卻距此標準還相距甚遠。“布什雞腿”是俄羅斯百姓對從美國進口雞肉的別稱。蘇聯(lián)改革后期,國家經濟形勢不斷惡化,食品供應時常短缺。為解決吃飯問題,當時的蘇聯(lián)總統(tǒng)戈爾巴喬夫與美國總統(tǒng)老布什簽定了進口雞肉的商業(yè)協(xié)定,美國冰凍雞腿作為食品援助開始源源不斷進入俄羅斯市場。美國雞腿剛一擺上莫斯科柜臺,人們便爭相排隊搶購。因為人們發(fā)現(xiàn),這些遠涉重洋的美國雞腿不僅比本地雞腿價格便宜,而且還比蘇聯(lián)時代瘦型雞的肉更多更肥。“布什雞腿”因此得名,這在當時是對老布什的贊頌。 但久而久之,俄羅斯人發(fā)現(xiàn)“布什雞腿”的質量問題并不少,便要求美國提供雞肉中防腐劑的含量、雞飼料中所含抗生素種類等資料,但美國對此一直在“玩深沉”,因此,俄近年來隔三差五就因雞肉質量問題與美爆發(fā)“貿易戰(zhàn)”。盡管如此,經過多年苦心經營,美國還是成為俄最大的雞肉進口國。據俄肉類協(xié)會的統(tǒng)計顯示,2009年,美國雞肉占據俄國內禽肉市場22%的份額,俄2009年全年進口雞肉的79%都來自美國。 也正是這個老大的地位,在俄企業(yè)充分利用一年的“寬限期”及時地實施了設備更新?lián)Q代之時,美國企業(yè)卻似乎對新食品衛(wèi)生標準抱著僥幸心理。2008年8月底,俄總理普京宣布,由于俄防疫部門對美國雞肉質量的抽查結果極不理想,俄政府將從本國雞肉供應商名單中刪除19家美國企業(yè)的名字,并對29家企業(yè)提出警告。普京說:“這并不意味著俄政府要禁止美國雞肉進入本國市場,我們是要禁止那些整整一年來對俄方意見置之不理的企業(yè)。我們應當保護國內市場和本國消費者,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是這么做的。”但這19家美國企業(yè)的“前車之鑒”并未引起美國其他雞肉生產企業(yè)的重視。一些美國專家甚至認為,盡管近幾年來俄農業(yè)迅猛發(fā)展,但國產肉類完全取代進口還需要幾年時間,因此,俄目前還沒有底氣真正對美國雞肉說“不”。 直到2009年的最后幾天,美國雞肉生產商仍認為俄不會對加氯消毒處理的所有雞肉實行進口限制。但2010年1月1日,俄正式以“未達到俄食品安全標準”為由禁止了美國產雞肉的進口。美國家禽蛋品出口協(xié)會駐俄羅斯代表處主任阿爾伯特·達夫列耶夫表示,2010年,美國本應供應60萬噸雞肉,占俄當年雞肉進口總量的77%,而現(xiàn)在所有的美國雞肉因遭遇了“氯含量限制瓶頸”而無法進入俄境內。為此,美國相關企業(yè)已有意識地在中國和烏克蘭等國市場上推廣美國雞肉。 對于俄羅斯新實施的食品安全標準,美國農業(yè)部高官近日強調,家禽加氯消毒抗菌處理在美國應用已超過25年,加氯消毒處理是為了消滅雞肉的病原體,并有助于保護消費者。但俄媒體還是透露,美國政府已決定于1月17日派代表團訪俄,與俄就“雞肉問題”進行認真磋商。對于俄方的這一做法,有些美國人士認為,俄這是把美國雞肉當成了“政治犯”。還有些美國人曾主張在WTO框架下狀告俄羅斯,但俄羅斯人卻笑著說:“對不起,俄羅斯暫時還不是WTO成員國……” 摘自:中國青年報 ![]()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00:1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