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生后的第1個小時 (1)確保小牛呼吸 小牛出生后如果不呼吸或呼吸困難,通常與難產有關,必須首先清除口鼻中的黏液,方法是使小牛的頭部低于身體其他部位或倒提幾秒種使黏液流出;然后用人為的方法誘導呼吸,也可用一稻草搔撓小牛鼻孔或冷水灑在小牛頭部以刺激呼吸。 (2)肚臍消毒 呼吸正常后,應立即注意肚臍部位是否出血,如有用一干凈棉花止住。殘留的幾厘米臍帶內的血液擠干后必須用高濃度碘酒(7%)或其他消毒劑浸泡或涂抹在臍帶上。 出生兩天后應檢查小牛是否有感染,正常時應很柔軟,如感染則小牛表現沉郁,臍帶區(qū)紅腫并有觸痛感。如臍帶感染可能很快發(fā)展成敗血癥(即血液受細菌感染),后者常引起死亡。分娩后應用干凈的稻草或麻袋擦干小牛。 (3)小牛登記 小牛的出生資料必須登記并永久保存。新生的小牛應打上永久的標記。標記的方法有:在頸環(huán)上套上刻有數字的環(huán)、金屬或塑料的耳標,蓋印,冷凍烙印,照片。 (4)飼喂初乳 初乳含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球蛋白、干擾素和溶菌酶),保證生長發(fā)育需要和提高抗病力,小牛飼喂初乳非常重要。但飼喂初乳必須注意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初乳的質量是否是優(yōu)質的?二是初乳的喂量,每次飼喂小牛的初乳量不能超過其體重的5%,即每次飼喂初乳1.25~2.5千克.出生頭24小時應喂3—4次;三是何時喂初乳?犢牛生后4—6小時對初乳中免疫球蛋白(母源抗體)吸收力最強,故生后0.5—1小時喂初乳2千克,第2次飼喂應在出生后6~9小時,持續(xù)5~7天;四是如何飼喂初乳?初乳喂前應在水浴中加熱到體溫39℃,同時清洗奶瓶或奶桶。 (5)小牛與母牛隔離開 小牛出生后立即從產房內移走并放在干燥、清潔的環(huán)境中,確保小牛及時吃到初乳,最好放在單獨圈養(yǎng)小牛的畜欄,剛出生的小牛對疾病沒有抵抗力,給小牛創(chuàng)造一個干燥、舒服的環(huán)境可減低患病和疾病傳播的可能性;也便于飼養(yǎng)人員監(jiān)測小牛的采食情況和體況。 附:發(fā)酵初乳是剩余初乳放在桶中放置而成,方法是在新鮮初乳中加1%丙酸可抑制非腐敗菌繁殖,降低pH;喂時加小蘇打0.5千克/噸酸乳,改善適口性。 2.出生后的第1周: (1)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保持小牛舍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及時清洗飼喂用具;小牛舍必須空欄3—4周并進行清潔消毒; (2)疾病觀察 營養(yǎng)缺乏和管理不善是犢牛死亡率和發(fā)病率高的直接原因,因為健康的小牛經常處于饑餓狀態(tài),食欲缺乏是不健康的第一癥狀,必須注意觀察和及時治療: (3)小牛去角 帶角的奶??蓪ζ渌膛;蚬ぷ魅藛T造成傷害,大部分情況下應進行去角。但去角時飼養(yǎng)員或技術員必須依照一定的技術指導和程序,避免刺激和傷害小牛; (4)常乳和代乳品 母牛產后7天所分泌的乳,食物。也可飼喂代乳品。犢牛7~10月齡能吃干飼料,能滿足犢牛能量、蛋白質和口味需要即可:自由采食優(yōu)質青干草,刺激瘤胃發(fā)育。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18 12:4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