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犬應激綜合癥 [打印本頁]

作者: lishanwen    時間: 2008-7-2 09:01
標題: 犬應激綜合癥
  應激(STRESS)是機體應付突然或緊急狀態(tài)的一種非特異性防御適應反應。引起應激的刺激原稱為“應激原”可分為非損傷性和損傷性兩大類,前者如突然的恐懼刺激、劇痛、過勞、過熱、過冷、遷徒、擁擠、運輸、饑飽;后者如創(chuàng)傷、燒傷、電輻射、中毒、感染等,由此引起機體出現一系列機能代謝紊亂和結構損傷,甚至發(fā)生疾病。
  近年來,我國城市寵物犬有一種多發(fā)病,病初,不愛活動,四肢伸展于涼處,喜讓撫摸腹部,食欲增加或減少。繼而不敢上高處,不讓摸,不讓碰(抱),一碰就叫,或咬,腹部緊張,弓背,收腹,獨處,運步拘緊,小心,再繼后雙后肢不靈活或不能站立運步,雙前肢支撐不敢趴下,終日伸舌喘,最后終于不能站立,雙后肢伸于腹下,或雙后肢向后拖地如海獅,靠鰭足前進樣。有的犬似乎無前驅癥狀突然發(fā)病,主人認為是抻了筋,扭了腰。業(yè)內人士認為是缺了鈣---椎間盤突出---截癱。于是采取補鈣---封閉---針灸等療法對癥治療。許多學者對本病做了大量研究,X光攝像,合磁共振等均未做出真正的肯定回答。然酷似截癱的癥狀,給予椎間盤突出的錯誤診斷形式上的支持。
  是椎間盤突出嗎?連畜主也表示懷疑。
  自1992年至今的10年間,作者對本病做了大量研究,共診治本病500多例,劇資料統(tǒng)計發(fā)病犬主要是:北京犬、西施犬、博美犬、臘腸犬、巴哥犬、比雄犬,其中以北京犬居多。雌性占17%,雄性占83%。治愈率98%以上,5天內治愈者占94%,7-14日內治愈者占4%。 臨床檢查發(fā)現:運動系統(tǒng)障礙輕重不同,共同癥狀是背腰肌群、腹肌群,高度緊張——痛痛——腫脹——反射遲鈍——嚴重時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性肌肉萎縮,但其尾、肛門、膝腱反射均不消失。X光攝像30例均未發(fā)現典型椎間盤突出,更未見椎管內有占位性病變,個別犬僅見13胸椎或腰1椎有向背部隆起現象,表現為脊突間隙變寬,而椎突間隙顯窄,而這種病犬康復后的X光攝像此種現象均消失。
  根據發(fā)病率高,雄犬居多,94%迅速康復,X光射線無明顯變化,神經傳導障礙的證據不充足等,表明本病絕非由于椎間盤突出導致。
  通過詳細的調查結合臨床癥狀發(fā)現,發(fā)生本病的犬平時多愛挑食,貪肉,偶爾有嘔吐黃液的生活史。遇愛吃食物時猛吃一頓而后又厭食,90%的病犬在發(fā)病前有吃過瓜籽、花生、核桃仁、老玉米、栗子、巧克力、骨頭、雞骨、鴨架、烤羊肉等、有的洗過澡后,或吃過冰箱不潔食物后開始發(fā)病,嘔吐或不吐,腹瀉或不瀉,有食欲或無食欲,體溫不高或升高,個別犬有升高40℃以上者。初,腹部高度緊張,疼痛,腸管蠕動音高亢或沉衰,未腹瀉者腹脹,已經腹瀉者,肚腹卷縮,經特殊處理后100%的病犬排出煤焦油狀便,有的含有大量偽膜,這種排粘液狀便連綿數日。部分犬是由CPV-2型引起。
  據此我們認為本病系犬的應激綜合癥。發(fā)病原理是致病因素作用犬后,首先引起犬的一系列變化,引發(fā)胃腸分泌和蠕動紊亂,表現為腸粘膜出血、水腫、糜爛和潰瘍、痙攣、疼痛引起隔肌痙攣時,則病犬表現為呼吸淺表、快。持續(xù)性疼痛不減,久之則肌肉發(fā)生水腫,血液循環(huán)不良,缺氧肌肉的代謝產物如乳酸大量蓄積進一步加劇肌肉損傷,特別是背最長肌腹外斜肌、腰肌、故臨床表現為脊柱拱起或向側彎,不能運動,久之則腫脹疼痛消失,肌肉萎縮,并產生明顯的脊椎山脊。
  有人提出質疑,患胃腸病的犬還有食欲?因為患病犬受疼痛刺激,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加,糖代謝增強,刺激饑餓中樞興奮,產生饑餓。立即停喂是制止本病發(fā)展,利于早日康復的關鍵。
  對于本病我們采取一套綜合性治療方法取得良好效果,但更為重要的是找到了病因,只要采取合理飼養(yǎng)方法,可大大減少本病的發(fā)生。相信通過本文為您提供一些有益的養(yǎng)犬經驗。一旦發(fā)生這種病癥可千萬別認為是椎間盤突出癥。

作者: 繁強中國    時間: 2008-7-2 21:19
:guzhang: 有實用意義,頂一下....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livemosquitofre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