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納米維生素的研究 [打印本頁]

作者: wssxxw    時間: 2009-9-15 08:40
標題: 納米維生素的研究
納米材料作為物質存在的一種新狀態(tài),正逐漸被人們所認識。納米技術和納米材料的科學價值和應用前景,已逐漸被人們所接受。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相關性能的理論與應用研究作為一個新的學科領域,正在形成與發(fā)展之中,目前已廣泛應用在工業(yè)、農業(yè)、醫(yī)療和紡織等行業(yè)。運用納米技術可以改善或改變維生素的水溶性、分散性和吸收率;改善維生素在畜禽體內的生理、生化過程,提高維生素的生物利用率;改善維生素和飼料加工之間的相容性,并且在納米尺度上觀察認識維生素在提高人類和畜禽的保健功能和營養(yǎng)功能上的新現(xiàn)象和新規(guī)律。在復合維生素中加進免疫球蛋白[font=Times New Roman]fIgG)[/font]和低聚糖,從而強化維生素的免疫和保健功能,使它們和高溶解、高吸收、高營養(yǎng)的維生素在納米技術這一平臺上得到完美的融合,是納米級維生素的技術核心。
[font=Times New Roman]1 [/font]納米級維生素
[font=Times New Roman]    [/font]所謂納米級維生素是指通過一定的微細加工方法,把維生素微粒粉碎到[font=Times New Roman]lOOnm[/font]以內,直接操縱維生素的原子、分子或原子團和分子團。利用復配技術使其重新排列,形成具有納米尺度的新劑型維生素:研究它的物理特性,并研究其和微米粒度[font=Times New Roman](10~251[/font]μ[font=Times New Roman]m)[/font]的維生素在比表面積、表面活性、溶解性、吸收率、營養(yǎng)性和在機體內的生理生化過程中的差異,最終研制成具有獨特的溶解度,吸收率,生理、生化特點,對機體起到高營養(yǎng)免疫作用的新劑型維生素。
納米級維生素是由零維的維生素納米微粒、二維和三維的維生素納米結構所組成的納米級非連續(xù)相液體,由于尺寸小,比表面積大等原因,使它具有不同于微米粒度維生素的特性,即它的光學、熱學、電學、磁學、力學、化學方面,生理、生化過程和營養(yǎng)性與微米粒度的維生素相比,都有著顯著的不同。
[font=Times New Roman]2[/font]納米級液體維生素制備技術
[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Times New Roman]1  [/font]制備方法
納米級維生素的制備方法采用乳液法,利用水、油兩種互不相溶的溶劑在表面活性劑的作用下形成一個均勻的乳液,通過表面修飾,避免脂溶性維生素油滴之間的重新團聚。這一方法的關鍵是使每個脂溶性維生素油滴被一連續(xù)水相包圍,即形成水包油[font=Times New Roman](0/W[/font]型乳液,這種非均相的液相合成法具有粒度分布窄.并且容易控制等特點。
[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Times New Roman]2[/font]基本原理
[font=Times New Roman]    [/font]納米級維生素的微乳液是由表面活性劑、助表面活性劑、穩(wěn)定劑、脂溶性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氨基酸、低聚糖等和去離子水組成透明的各向同性的熱力學穩(wěn)定體系。在經過液體粉碎后的微乳液中.微小的脂溶性維生素“油滴”樁被表面活性劑、助表面活性劑和穩(wěn)定劑所組成的單界面所包圍,形成微乳顆粒.其粒徑在[font=Times New Roman]20-25nm[/font]之間。微小的脂溶性維生素“油滴”尺度小且彼此分離,因而構不成油相,通常稱之為“準相[font=Times New Roman](pseduophase[/font])”這種特殊的微環(huán)境,我們稱之為“微反應器[font=Times New Roman](mieroreactor[/font])”。大量實驗已證明它是形成多種維生素“功能協(xié)同結構體”的理想介質。
納米級維生素微乳顆粒在不停地做布朗運動。不同維生素顆粒在互相碰撞時.組成界面的表面活性劑、助表面活性劑和穩(wěn)定劑的碳氫鏈可以相互滲入.與此同時,一種脂溶性維生素“油滴”中的離子可以穿過界面進人另一種脂溶性維生素的“油滴”中,“油滴”中的這種滲透可以在“油滴”之間進行,也可以在水溶性維生素顆粒和“油滴”之間進行;此外。水溶性維生素之間通過碳氫鍵也有離子交叉。微乳液的這種物質交換的性質,使維生素中功能相同的不同離子問形成“功能協(xié)同結構體”成為可能,這也是納米級維生素比微米級維生素具有更高的營養(yǎng)性和更好的保健功能的原因所在。
[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Times New Roman]3[/font]微粒的尺寸評估
[font=Times New Roman]    [/font]納米級維生素的納米結構是由維生素納米微粒所組成的準一維、準二維和準三維納米結構團簇,顆粒尺寸[font=Times New Roman]([/font]粒徑[font=Times New Roman])[/font]即指其直徑。我們用激光散射技術,采用日本大冢電子公司所生產的激光光散射儀[font=Times New Roman](0LS700[/font]型[font=Times New Roman])[/font],實驗溫度為[font=Times New Roman](25[/font]土[font=Times New Roman]45)[/font]℃,激光波長為[font=Times New Roman]632[/font].[font=Times New Roman]8nm[/font],檢測其粒度大小結果為[font=Times New Roman]19[/font].[font=Times New Roman]7~24[/font].[font=Times New Roman]8nm[/font],在此范圍,粒度分布為[font=Times New Roman]100[/font]%。
[font=Times New Roman]3[/font]納米級維生素功能特點
[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復合維生素配方的獨特性和先進性
運用納米技術能把維生素對畜禽的免疫保健功能和維生素的高溶解度、高吸收率和高利用率結合起來。復合維生素配方的組成至關重要,不僅要考慮到各維生素組分之間的協(xié)同、維生素和其它營養(yǎng)物質間的協(xié)同,還要考慮到納米級維生素在機體內代謝的特殊性、納米結構自組裝體系和分子自組裝體系形成所衍生的“功能協(xié)同結構體”對整體復合維生素的營養(yǎng)和保健功能的影響,這些特點也恰恰是復合維生素配方的獨特之處和先進所在。
[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Times New Roman]2  [/font]自動衍生“功能協(xié)同結構體”特性
[font=Times New Roman]    [/font]納米級維生素是由[font=Times New Roman]10[/font]種水溶性維生素納米顆粒、[font=Times New Roman]4[/font]種脂溶性維生素納米顆粒、[font=Times New Roman]4[/font]種氨基酸納米顆粒、[font=Times New Roman]7[/font]種微量元素納米顆粒、雙歧因子納米顆粒和免疫因子納米顆粒、電解離子等所組成的一個非連續(xù)相液體.這些納米微粒我們稱之為“反應池”。這些納米微粒在液體中不停的做布朗運動,不同的納米微粒在碰撞時.由于組成界面的表面活性劑、助表面活性劑和穩(wěn)定劑的碳氫鍵相互滲入,一個“反應池”中的離子可以進入到另一“反應池”,使得這些納米微粒發(fā)生了多種物理反應和化學反應,這種特殊的微環(huán)境,我們稱之為“微反應器”?!拔⒎磻鳌笔歉鞣N保健物質和免疫物質發(fā)生催化反應、配位反應和絡合反應的理想介質。通過研究證實,剛生產出來的納米級復合維生素,其氣味和口感一般,放置兩個星期以后,就會變得和正常生產的維生素味道一樣,芳香可口,對機體的抗應激效果和補給效果也大大提高,所以,納米級復合維生素有一個動態(tài)的“功能協(xié)同結構體”的衍生過程。
[font=Times New Roman]    [/font]納米級復合維生素的“功能協(xié)同結構體”的衍生過程,實際上是維生素納米結構的自組裝體系或是分子自組裝體系的形成過程。
[font=Times New Roman]    [/font]納米結構的自組裝體系是指通過弱的和較小方向的非共價鍵,如氫鍵和范德耳瓦斯鍵的協(xié)同作用,把原子、離子和分子連接在一起,構筑成一個納米結構或納米結構的花樣[font=Times New Roman](pattem)[/font]。自組裝過程的關鍵不是大量原子、離子和分子間弱作用力的簡單疊加,而是一種整體系統(tǒng)的協(xié)同作用。納米結構的自組裝體系的形成有兩個重要的條件:一是有足夠數(shù)量的非共價鍵或氫鍵存在,這是因為氫鍵和范德耳瓦斯鍵等非共價鍵很弱,只有足夠量的弱鍵存在,才能通過協(xié)同作用.構筑成穩(wěn)定的納米結構體系;二是自組裝體系的能量較低,否則很難形成穩(wěn)定的自組裝體系。
[font=Times New Roman]    [/font]分子自組裝體系是分子與分子在平衡條件下,依靠分子間非共價鍵力,自發(fā)的結合成穩(wěn)定的分子聚合體[font=Times New Roman]faggregates)[/font]的過程。營造分子自組裝體系要劃分為[font=Times New Roman]3[/font]個層次:第一,有序的共價鍵,首先結合成結構復雜的、完整的中間分子體;第二,由中間分子體通過弱的氫鍵、范德耳瓦斯鍵及其它非共價鍵的協(xié)同作用,形成結構穩(wěn)定的大分子聚集體;第三,由一個或幾個分子聚集體作結構單元,多次重復自組裝,排列成納米結構體系。也就是說,納米級復合維生素是由許多維生素和維生素、維生素和其它營養(yǎng)物質所組成的納米結構體及大的分子聚集體所組成。例如:維生素[font=Times New Roman]E[/font]和維生素[font=Times New Roman]C[/font]形成的“功能協(xié)同結構體”,其抗氧化功能會大大加強,這可能是縮短了維生素與自由基反應后,通過維生素[font=Times New Roman]C[/font]得到再生的路徑所致,因為這些過程可直接在“功能協(xié)同結構體”上進行。
納米級維生素正因為有此特性,所以它的保健和免疫功能的形成,并不是數(shù)種維生素的保健和免疫功能的簡單疊加和復合,而是所有具有保健和免疫功能的物質間,通過納米結構和分子問的自組裝,形成一種新型鮮活的、協(xié)同作用更強的、有獨特營養(yǎng)保健免疫功能的“功能協(xié)同結構體”存在的維生素復合劑。這樣結構狀態(tài)的復合維生素,自然界可能存在,也可能是自然界尚不存在的新的營養(yǎng)物質。這種“功能協(xié)同結構體”的衍生過程在復合維生素產品中表現(xiàn)較為突出.而在單項維生素產品中則表現(xiàn)不明顯。
[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Times New Roman]3[/font]表面效應
球形顆粒的表面積與半徑的平方成正比,其體積與半徑的立方成正比.故其比表面積[font=Times New Roman]([/font]表面積/體積[font=Times New Roman])[/font]與半徑成反比。表面效應是指納米微粒表面原子數(shù)與總原子數(shù)之比,隨粒徑變小而急劇增大后,所引起的性質變化。納米級維生素的粒徑為[font=Times New Roman]20-25nm[/font],比表面積為[font=Times New Roman]70m2[/font]/[font=Times New Roman]m1[/font],這樣的比表面積使處于表面的原子數(shù)越來越多,同時,表面能迅速增加。由于表面原子數(shù)目增加.比表面積大,致使原子配位不足,表面原子的配位不飽和性,導致產生大量的懸空鍵和不飽和鍵,加之表面能高,因而導致這些表面具有高的活性,極不穩(wěn)定.很容易與其它原子結合。這種表面原子的活性,不但引起納米粒子原子運輸和構型的變化,同時,也會引起表面電子構象和電子能譜的變化。
[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Times New Roman]4[/font]高吸收利用性
[font=Times New Roman]    [/font]納米級維生素中脂溶性維生素是親水性的,又處在膠體分散狀態(tài),因而是一種熱力學穩(wěn)定體系,更重要的是[font=Times New Roman]20-25nm[/font]的脂溶性維生素,改善了脂溶性維生素在畜禽體內的藥物動力學特性。主要表現(xiàn)在[font=Times New Roman]3[/font]個方面:第一。納米級脂溶性維生素可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效率明顯增加,納米級脂溶性維生素液在胃腸中可使脂溶性維生素釋放迅速,而且與胃腸道上皮層有良好的接觸,通過胃腸道上皮細胞間質,穿過腸道并進入血液循環(huán),結果使脂溶性維生素容易吸收,生物利用率明顯提高。普通的脂溶性維生素的平均生物利用率為[font=Times New Roman]30[/font]%左右。而納米級脂溶性維生素的平均生物利用率可達[font=Times New Roman]98[/font]%。第二,納米級脂溶性維生素吸收更迅速,平均達峰時間提前。第三,納米級脂溶性維生素,可使其體內藥物動力學穩(wěn)定性提高,補充脂溶性維生素者之間個體差異變小。納米級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受胃腸道生理狀態(tài)的影響[font=Times New Roman]f[/font]如膽汁分泌、采食和飼料內脂肪含量的影響[font=Times New Roman]1[/font]比較小,可以不通過膽汁溶解,便可到達腸細胞的表面,通過非載體介導的被動擴散,進入腸黏膜細胞。若這一推論成立,納米級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將達到[font=Times New Roman]100[/font]%,而患有肝臟疾病和脂肪吸收障礙的禽畜,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都不會受到影響.這在醫(yī)藥行業(y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為納米技術在營養(yǎng)保健和醫(yī)藥領域的應用提供了依據(jù)。
水溶性維生素和蛋氨酸、蘇氨酸、賴氨酸等的吸收,是通過易化擴散、被動轉運以及鈉泵的主動轉運而進入小腸黏膜的,而鈉泵的主動轉運,也只有當氨基酸和水溶性維生素的濃度高時才起作用,所以說氨基酸和水溶性維生素的粒度大小、溶解程度和胃腸道的有效接觸面是氨基酸和水溶性維生素吸收的關鍵。納米級氨基酸和水溶性維生素的微粒,以其獨特的表面效應、界面效應和小尺寸效應,無疑可加大氨基酸和水溶性維生素與胃腸道細胞的有效接觸面,從而提高其吸收率和生物利用率,這對畜禽限制性氨基酸和水溶性維生素的及時補充,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意義。
[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Times New Roman]5[/font]安全性
納米級維生素的生產,所用原輔材料是對人體和動物有益的有機物,包被材料為生物原料,在加工生產過程中,采用低溫高壓工藝,加工過程中,將有害菌的細胞壁完全破碎。使其失活,再通過微濾工藝,將其濾去。所以說納米級維生素是真正安全無菌的。若在包裝過程中不發(fā)生二次污染,將會延長其貨架壽命。
[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Times New Roman]6[/font]穩(wěn)定性
[font=Times New Roman]    [/font]納米級維生素由于采用了先進的界面工藝。充分利用了維生素間不同的表面張力,瞬間納米級超微粉碎,并在分子水平上瞬間進行生物膜深層次包埋.使不同酸堿度、不同熱敏度、不同光敏度和不同氧化還原程度的維生素及其它營養(yǎng)物質共處于同一非連續(xù)相的液體中,彼此穩(wěn)定而互不干擾,很好地解決了由于環(huán)境因子不穩(wěn)定而使維生素效價降低的問題,貨架壽命可達二年以上。
[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Times New Roman]7[/font]高效價性
[font=Times New Roman]    [/font]乳化復合維生素中的脂溶性維生素.是以表面活性劑、葡萄糖和糊精乳化后,均質、燃干、碎粒而得。研究認為:粉狀復合維生素中的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率為[font=Times New Roman]20[/font]%[font=Times New Roman]~25[/font]%,生物利用率為[font=Times New Roman]30[/font]%;乳化復合維生素中的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率為[font=Times New Roman]40[/font]%[font=Times New Roman]~45[/font]%,生物利用率為[font=Times New Roman]55[/font]%;納米級復合維生素中的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率為[font=Times New Roman]100[/font]%,生物利用率為[font=Times New Roman]90[/font]%以上。由此可得:粉狀復合維生素的生物學效價為[font=Times New Roman]6[/font]%[font=Times New Roman]~7[/font].[font=Times New Roman]5[/font]%;乳化復合維生素的生物學效價為[font=Times New Roman]22[/font]%[font=Times New Roman]~25[/font]%;納米級復合維生素的生物學效價為[font=Times New Roman]90[/font]%以上。粉狀復合維生素的目前市場價為[font=Times New Roman]70[/font]元/[font=Times New Roman]kg[/font];按同等維生素含量折算,乳化復合維生素的市場價為[font=Times New Roman]200[/font]元/[font=Times New Roman]kg[/font];納米級復合維生素的預計市場價為[font=Times New Roman]400[/font]元/[font=Times New Roman]kg[/font]。最終得出[font=Times New Roman]3[/font]種維生素劑型的效價比,粉狀復合維生素的效價比為[font=Times New Roman]107[/font]:[font=Times New Roman]l 000[/font]:乳化復合維生素的效價比為[font=Times New Roman]125[/font]:[font=Times New Roman]1 000[/font];納米級復合維生素的效價比為[font=Times New Roman]225[/font]:[font=Times New Roman]1 000[/font]。
綜上所述,納米級維生素巧妙地應用了納米技術,明顯地增加了維生素的有效性和穩(wěn)定性。藥物經濟學研究表明.納米級維生素可減少用量[font=Times New Roman]20[/font]%左右.綜合成本可減少[font=Times New Roman]30[/font]%左右,可帶來極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Times New Roman]8[/font]適用性廣
納米級維生素的劑型有兩種:一種為液體,一種為粉體。液體納米級維生素可向飲水中添加;可和液體蛋氨酸一起噴灑,也可單獨噴灑,用于配制全價料和濃縮料;可作為膨化料的后噴涂液。粉體納米級維生素由液體維生素噴霧所得,噴霧后的粒度約為[font=Times New Roman]35nm[/font],可拌料,也可飲水,溶水后,液體仍為透明狀??傊?,納米級維生素可適用于不同的使用方式和方法。
[font=Times New Roman]4[/font]小結
[font=Times New Roman]    [/font]由于納米級維生素具有上述獨特的物理特性和營養(yǎng)保健免疫功能,以及在生產應用中優(yōu)良的效價比和任意的使用方式,所以說納米級維生素是繼粉狀維生素和乳化維生素后的第三代新劑型維生素,勢必會引發(fā)飼料添加劑領域的革命,甚至會改變人們對畜禽營養(yǎng)、保健和免疫的思維方式。
轉載中國維生素信息網[url=http://www.wssxxw.com/info/detail/30-310.html]http://www.wssxxw.com/info/detail/30-310.html[/url]
作者: gonghao848    時間: 2009-9-15 10:47
樓主對納米產品的研究還挺多的
作者: sqianghb    時間: 2009-9-20 23:18
博士,你一定要站出來主持公道,還大家一個說法
作者: winmings    時間: 2009-9-21 09:29
所謂納米級維生素是指通過一定的微細加工方法,把維生素微粒粉碎到lOOnm以內,直接操縱維生素的原子、分子或原子團和分子團。利用復配技術使其重新排列,形成具有納米尺度的新劑型維生素:研究它的物理特性,并研究其和微米粒度(10~251μm)的維生素在比表面積、表面活性、溶解性、吸收率、營養(yǎng)性和在機體內的生理生化過程中的差異,最終研制成具有獨特的溶解度,吸收率,生理、生化特點,對機體起到高營養(yǎng)免疫作用的新劑型維生素。
------------------------------------------------
建議頒發(fā)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因為實現(xiàn)了中國納米產品應用領域零的突破
作者: 蔡明田    時間: 2009-9-21 12:54
第一次聽說,先在有用的嗎??效果如何?
作者: wssxxw    時間: 2009-11-29 08:43
我們的產品并非采用粉碎技術,所達到的納米。我們的產品是經過有關專家檢測達到20-25nm.說細內容請看[url]http://chinahnsw.com/news_more1.asp?id=495[/url]
作者: 喜雨    時間: 2009-11-30 16:29
穩(wěn)定性怎么樣?水分含量高必然大大影響維生素的穩(wěn)定性,保質期有多長時間?這好像離理想狀態(tài)還差的很遠喲
【納米級維生素是繼粉狀維生素和乳化維生素后的第三代新劑型維生素,勢必會引發(fā)飼料添加劑領域的革命,甚至會改變人們對畜禽營養(yǎng)、保健和免疫的思維方式?!亢軈柡Π?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winmings    時間: 2009-12-30 22:27
[b]回復 [url=http://livemosquitofree.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318112&ptid=266817]7#[/url] [i]wssxxw[/i] [/b]
請各位自行判斷。轉帖不代表任何觀點。
[url]http://www.people.com.cn/GB/kejiao/42/155/20010705/504417.html[/url]

“納米產品”:真實的謊言
   

  當網絡泡沫漸漸破滅時,“納米”成了時下最時尚的高科技名詞。從納米冰箱、納米洗衣機,到納米絲綢,再到納米水、納米油……似乎一切產品加上“納米” 二字就是高科技,就代表潮流。于是乎,有人愿為一臺“納米空調”的“納米”二字多花上四五百塊錢,也有人要用天價買下“納米水”專利……

    但似乎并沒有多少消費者在仔細考慮:我們究竟在這股納米熱潮中得到了什么?對普通百姓而言,市面上的“納米產品”到底是改變我們生活的高科技產品,還是一個用來誘惑消費者的時髦概念? 

    科學家指斥“納米產品”

    我國重大基礎研究納米材料科學專家組首席專家張立德研究員明確指出:“納米科技要像信息技術一樣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那將是二三十年以后的事情。”

    北京大學從事納米技術研究的科學家薛協(xié)泉說,真正的納米家電產品目前都只限于實驗室階段。商家盲目炒作納米概念不僅不會加速納米時代的到來,反而會阻礙納米技術的發(fā)展。

    [b]不少專家認為,目前社會上有對納米商業(yè)炒作的不良傾向:有的趁大眾對納米的內涵還不太清楚之際,胡亂標榜自己的產品出自“納米技術”;有的做了一點點皮毛工作(例如涂料里加些細粒、織物里加點微粉等),就自稱對納米技術的發(fā)展有“突破”;有的還進行虛假預測,企圖使股民買其股票。 [/b]

    以 “納米洗衣機”為例,專家說,“納米洗衣機”只能說是添加了納米材料的洗衣機,納米材料還只是應用在了滾筒洗衣機外桶的內壁上,而對于最容易產生污垢的內桶的外壁還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因為納米材料不能單獨附著在金屬表面,它需要用二氧化硅作為載體并用三氧化二鋁作為穩(wěn)定劑,才能保證銀離子持續(xù)、穩(wěn)定地向外釋放。如果硬要在光滑如鏡的不銹鋼內膽外壁掛上納米材料,還需要克服甩干時產生的巨大離心力及材料表面的張力,這在經濟上是很不劃算的事情。另外,如果在全自動滾筒洗衣機的塑料桶上使用納米材料,在技術上也存在著諸多困難。

    最近,還有人打起了“納米水”的主意。在這項技術的開發(fā)者眼里,自來水比毒藥還怕:“自來水里又有漂白粉,又有病菌,還有鉛、水銀等有毒重金屬”。而“納米水”不僅“能對高血壓、糖尿病、老年癡呆、皮膚過敏等十幾種疾病產生顯著療效”,每天喝一杯納米水“還可為人們免除打針吃藥之苦”。按照開發(fā)者的演示:兩杯清水里加入純藍墨水,然后抓起一把“納米珠”放到其中一個杯子里,幾分鐘后,這杯水顏色變淡。這樣一盒“納米珠”,標價為300元。

    而化學專家說,要實現(xiàn)“化藍為清”的表演效果,有許多種簡單的化學反應都可以做到,與“納米”技術沒有任何關系。

     如何鑒別納米產品的真?zhèn)?

    中科院化學所漆宗能教授說,真正的納米技術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二者缺一不可。一是納米尺寸。納米是一米的十億分之一,略等于45個原子排列起來的長度,是絕對微觀世界的概念。二是自然界里所沒有的新物性。

    “偽納米”一般來說都沾了第一條的邊,但是它的納米尺寸沒有表現(xiàn)出自然界里所沒有的新物性——既不同于微觀分子、原子,又不同于宏觀物體的物理性質。以所謂的“納米粉”為例,它完全是借納米概念進行炒作,因為它沒有新的物性,不具備上述條件中的第二條。

    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林志新說,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處在納米狀態(tài)的大部分物質的作用還沒有被確定,因此將納米技術運用到產品中尚需時日。

     納米的歷史及其發(fā)展現(xiàn)狀

    一納米是一米的十億分之一。納米科技是以空前的分辨率為人類揭示了一個可見的原子、分子世界,最終目標是直接以原子和分子來構造具有特定功能的產品。

    1959年,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理查德·費曼預言,人類可以用小的機器制作更小的機器,最后將變成根據(jù)人類意愿,逐個地排列原子,制造產品,這是關于納米技術最早的夢想。

    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開始從不同角度提出有關納米科技的構想,1974年,科學家唐尼古奇最早使用納米技術一詞描述精密機械加工。

    1982年,科學家發(fā)明研究納米的重要工具--掃描隧道顯微鏡,為我們揭示一個可見的原子、分子世界,對納米科技發(fā)展產生了促進作用。

    1990年7月,第一屆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議在美國巴爾的摩舉辦,標志著納米科學技術的正式誕生。

    1991年,碳納米管被人類發(fā)現(xiàn),它的質量是相同體積鋼的六分之一,強度卻是鋼10倍,成為納米技術研究的熱點。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斯莫利教授認為,納米碳管將是未來最佳纖維的首選材料,也將被廣泛用于超微導線、超微開關以及納米級電子線路等。

    根據(jù)科學家為我們勾勒的一幅若干年后的藍圖:納米電子學將使量子元件代替微電子元件,巨型計算機就能裝入口袋里;通過納米化,易碎的陶瓷可以變成韌性的,成為一種重要材料;世界上還將出現(xiàn)1微米以下的機器甚至機器人;納米技術還能給藥物的傳輸提供新的方式和途徑,以及對基因進行定點等。

    總的看來,納米技術距離應用階段還有較長的路要走,但是由于納米科技所孕育著極為廣闊的應用前景,美國、日本、英國等發(fā)達國家都對納米科技給予高度重視。日本設立納米材料研究中心,把納米技術列入新5年科技基本計劃的研發(fā)重點;德國專門建立納米技術研究網;美國將納米技術視為下一次工業(yè)革命的核心,美國政府部門將納米科技基礎研究方面的投資從1997年的1.16億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4.97億美元。中國科學院在知識創(chuàng)新試點工程中,也將納米材料的研究和開發(fā)列入首批20個重大項目之一,并投巨資予以支持。(中國公眾科技網)
作者: baiwq000001    時間: 2009-12-30 22:34
呵呵!納米?雖然自己是做維生素的,可是面對這種理論的時候,還是只能說祝福吧,至少現(xiàn)在本人是接受不了的。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livemosquitofre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