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提高育成均勻度,種鴨高產穩(wěn)產的前提條件 [打印本頁]

作者: sunshine2015    時間: 2015-5-12 08:35
標題: 提高育成均勻度,種鴨高產穩(wěn)產的前提條件
在父母代肉用種鴨過程中,養(yǎng)殖場往往忽視對種鴨體重和鴨群均勻度的重視和維護,致使部分種鴨過肥或體重不足,影響鴨群的產蛋率和種蛋受精率,進而影響了種蛋孵化效果和飼養(yǎng)種鴨的經濟效益。那么,種鴨生產中怎樣提高育成均勻度和保持種鴨標準體重呢?
一、提高種鴨育成均勻度應從種苗鴨育雛抓起
由于種鴨苗價格較高,一般的鴨場和農戶在購進種苗前的準備工作都做得比較充分,育雛的溫度、飼料、預防用藥、飲水等都能達到技術要求,但在育雛時還應注意:
1、由于種鴨在開始采食時就采取定量定時飼喂,因此種鴨育雛時必須使每個育雛圈內的鴨苗數(shù)一致,這樣便于飼養(yǎng)人員在飼喂時易于操作,飼料投放量相對準確,鴨苗采食量相對一致。否則便會造成鴨苗采食不均而造成個體間生長速度差異。
2、鴨苗在育雛過程中飼喂人員和技術人員應勤于觀察,對一些個體較小或體質較弱的鴨苗應分開飼喂,適當增加飼料量,促使其體質盡快恢復,待其生長速度與鴨群達到一致后再合群飼養(yǎng)。
3、購進種苗個體體質很差或個體特別小的苗鴨在確定其難以恢復且不符種苗要求時應及早淘汰,避免由此而增加種鴨的培育成本。
二、在限飼期間應保證足夠的飼喂場地
種鴨育雛至3周齡后直至20周齡,因鴨苗生長較快,個體較大,一般都要將飼料撒在地面上飼喂。此時應注意:
1、要保證有足夠大的飼喂場地,使飼料分撒的范圍大而均勻,便于每個后備鴨能均勻地采食。
2、所用的飼料品質要好,飼料制粒均勻且粒度要硬,飼料中粉料含量低,這樣既便于種鴨采食而又能減少浪費。
3、由于種公鴨一般生長較快、體質好,采食量也較大,因此不能把公鴨單獨集中飼養(yǎng)而給予同母鴨相同量的飼料。最好能使每個飼養(yǎng)單元的公母鴨比例一致,這樣既能保持鴨群均勻度又能防止公鴨在培育過程中因單獨飼喂而產生性功能障礙。
4、在培育過程中,如出現(xiàn)個別體質較差,生長跟不上大群的后備種鴨仍應分開飼喂,適當增加飼料,提高其體質和生長速度。
5、種鴨在培育過程中,應從4周齡(28日齡)開始至26周齡每周定期稱重,并與肉用櫻桃谷種鴨培育各階段標準體重表進行對照,以確定飼料喂量。例如在28日齡早上空腹稱重時,如體重符合標準體重,則維持原飼料量,即公鴨130g,母鴨114g;如體重超過標準體重,則降低飼料量,即公鴨125g,母鴨110g;如體重低于標準體重,則增加飼料量,即公鴨135g,母鴨119g。這樣的飼喂量維持一個星期,至下周稱重再作相應的調整。種鴨在育雛期的飼料量和1~18周齡標準體重見表1和表2。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F0E9.tmp.pn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F0F9.tmp.png
三、應重視種鴨群的系統(tǒng)防疫和衛(wèi)生消毒及隔離措施
    系統(tǒng)防疫和衛(wèi)生消毒及隔離措施在任何種禽場都是至關重要的,櫻桃谷種鴨場也不例外。要做好種鴨場區(qū)的衛(wèi)生消毒工作,杜絕外來人員進入種鴨飼養(yǎng)區(qū);按防疫規(guī)程做好種鴨群的系統(tǒng)防疫,減少和降低種鴨群感染病原的機會和發(fā)病率。
不論其他工作做得如何好,種鴨群一旦發(fā)病,將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健康鴨與發(fā)病鴨個體間生長發(fā)育上的差異,影響鴨群的均勻度。對種鴨群中出現(xiàn)的反應異常的病鴨應及時隔離治療,同時加強全場的衛(wèi)生消毒和預防工作。對治療無效的種鴨應予淘汰。
在種鴨場的日常管理中,應重視種鴨群的死淘率。過高的死淘率往往預示著飼料質量有問題或衛(wèi)生條件差或鴨群潛伏著某種疾病,往往給種鴨生產造成嚴重后果。
除上述所述各項之外,影響種鴨育成均勻度和培育效果的因素還有很多,如不適當?shù)娘曃狗椒ā⑼淮兵喩岵煌瑔卧g光照的差異、是否都有充足清潔的飲水、鴨舍空氣質量等,都會對種鴨的培育效果產生影響,因此,在養(yǎng)殖中務必注意這些細節(jié)問題。

作者: sunshine2015    時間: 2015-5-12 08:35
(, 下載次數(shù): 71) (, 下載次數(shù): 81)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livemosquitofre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