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添加劑量膽汁酸對鯉魚生長性能和肝臟功能的影響
曹愛智,李金寶
(山東龍昌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德州齊河 251100)
摘 要:在基礎飼料中分別添加200、300、400mg/kg乳能(20%膽汁酸),以基礎飼料為對照組飼喂鯉魚,觀察不同濃度膽汁酸對鯉魚生長性能和肝臟功能的影響。經過60 d的飼喂試驗,結果表明:①試驗組的促生長效果與對照組相比顯著提高(P<0.05),餌料系數顯著降低(P<0.05),其中300 mg/kg最優(yōu);②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可顯著提高血清堿性磷酸酶(ALP)的活性(P<0.05),顯著降低丙氨酸轉氨酶(ALT)和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的活性(P<0.05)。結果表明:合適劑量的膽汁酸能促進鯉魚的生長和改善肝膽功能。
關鍵詞:膽汁酸;鯉魚;生長性能;肝臟
膽汁酸是膽汁的主要活性成分,它是動物體內膽固醇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系列固醇類物質,是一種成分比較復雜的混合物,具有多重生物活性。目前,集約化養(yǎng)殖過程中頻繁的應激、飼料原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質的殘留、水質過肥以及抗生素的添加等因素,無形中加大了魚類等水產動物肝臟的負擔,使肝臟合成膽汁酸和分泌膽汁的功能受到抑制,從而生長性能下降、脂肪肝、肝炎等病癥,導致養(yǎng)殖成本增加,形成不必要的浪費。本文研究不同添加劑量膽汁酸對鯉魚生長性能和肝臟功能的影響,為膽汁酸在水產養(yǎng)殖上使用提供參考,進而證明膽汁酸在水產養(yǎng)殖業(yè)中使用的必要性。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480尾試驗魚體重為(62±2.12) g,試驗設4個處理(對照組、試驗1、試驗2、試驗3),每個處理均設3個重復。
乳能:
膽汁酸有效成分含量20%,山東齊河龍昌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產。
1.2 試驗飼料
根據鯉魚的營養(yǎng)需要設計基礎飼料配方
,消化能12.45MJ/kg,CP34.5%,CF5.76%。
試驗1、試驗2、試驗3為基礎飼料中添加200、300、400 mg/kg乳能。
1.3 飼養(yǎng)管理
試驗魚的養(yǎng)殖在具有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試驗基地進行,
每只水族缸放養(yǎng)試驗魚40條。用基礎飼料投飼馴化到魚主動來搶食為止,馴化時間歷時15 d,正式養(yǎng)殖試驗為期60 d。每天投喂3次,時間分別為9∶00、13∶00、17∶00。投飼率為魚體重的2%~3%,每周調整一次投飼率。試驗期間水溫為(20±2) ℃
,池水pH 值6.9~7.2,溶氧>5 mg/l,氨氮≤0.1 mg/l。
1.4 測定
1.4.1 生長性能
試驗開始及結束時分別對各水族缸的魚進行稱重并記錄其初重(g)及末重(g),計算其增重率及飼料系數。
增重率(%,RCR)=(末重-初重)/初重×100;
飼料系數(FCR)=總投飼量/(末重-初重)。
1.4.2 肝功能指標
從每個水族缸隨機取6尾魚,于尾靜脈取血。將所抽取的全血4 ℃
放置2 h后,于離心機中3 500 r/min、4 ℃
離心30 min,取上清為血清,-20 ℃保存用于
丙氨酸轉氨酶(ALT)、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和堿性磷酸酶(ALP)的測定。
ALT、AST和ALP的測定采用King氏法測定。測試儀器為日本OLYMPUS AU64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1.5 數據分析
應用SPSS 11.0 For Windows進行One-Way ANOVA分析,Duncan's法多重比較,數據為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2 試驗結果
2.1 抗應激添加劑對鯉魚生長性能的影響(見表1)
由表1可以看出,經過60 d的養(yǎng)殖試驗,各試驗組的增重率及飼料系數與對照組相比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增重率分別較對照組提高了11.82%、15.91%和15.83%(P<0.05);飼料系數分別較對照組降低了5.74%、6.63%和6.31%(P<0.05)。
2.2 不同添加劑量膽汁酸對鯉魚肝臟功能的影響(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試驗組的ALT含量分別較對照組降低了12.93%、21.32%和21.63% (P<0.05), 試驗組的AST含量分別較對照組降低了9.9%、22.12%(P<0.01)和23.76%(P<0.01),試驗組ALP含量分別較對照組升高了1.63%(P>0.05)、12.83%和14.69%(P<0.05)。
3 討論
本試驗是在基礎飼料中分別添加200、300、400mg/kg乳能飼喂鯉魚,結果發(fā)現乳能的添加可以提高鯉魚的增重率、降低飼料系數,對鯉魚均有良好的促生長作用。之前也有學者研究表明[1-2],膽汁酸在改善養(yǎng)殖動物生產性能方面具有積極作用,這與本試驗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其機理是膽汁酸在食物的消化過程中,可以起到輔助脂肪酶的作用[3],促進飼料中的脂肪更好的進行消化和吸收利用,因而膽汁酸的添加可以補充鯉魚肝臟分泌膽汁酸不足,從而解決飼料中脂肪的浪費,降低飼料中蛋白轉化供能帶來的浪費,更好的進行蛋白的轉化[4]。400mg/kg組生長性能較300mg/kg組沒有提高,反而呈現下降趨勢,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一是膽汁酸含量高時可以促進機體甲狀腺激素的分泌,使機體處于過度燃燒脂肪的狀態(tài)[5],從而降低生產性能;二是飼料能量因為膽汁酸的添加得以提高,但整體上飼料的能氮比下降,比例失衡,導致魚體偏瘦,生長性能下降。這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當肝臟、心肌病變、細胞壞死或通透性增加時,酶即釋放于血清中,血清中某些生化指標的活性便會升高[6]。因此,動物血清的生化指標是動物機體健康狀況的主要指標,也是其疾病診斷和測定的依據之一,轉氨酶活性是肝臟功能與健康的最直接指征[7]。本試驗中乳能的添加,顯著降低了鯉魚血清ALT和AST的活性,血清中各種轉氨酶的降低與膽汁酸參與脂肪代謝,降低肝臟中脂肪的含量,從而避免脂肪肝的發(fā)生有直接的關系。隨著膽汁酸添加劑量的增加,兩種轉氨酶的活性呈持續(xù)下降趨勢,說明在一定范圍內膽汁酸與肝臟健康狀況呈正相關[8-9],這與某些學者的研究一致,至于膽汁酸的細胞毒作用的劑量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這也在膽汁酸中的某些成分治療脂肪肝的實例中證實[10-13]。
堿性磷酸酶(ALP)不僅與磷代謝密切相關,而且是重要的解毒體系[14]。因此ALP可作為反映動物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一個重要生理指標[15]。本次試驗結果顯示,飼料中添加乳能使ALP的活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這可能與膽汁酸參與脂肪代謝,促進膽汁分泌、保證膽道暢通從而保肝利膽,進而起到提高動物免疫力的作用[16-17]。因此飼料中添加膽汁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鯉魚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具有改善作用。
4結論
魚類等水產飼料中膽汁酸的添加能提高生長性能,預防脂肪肝和肝膽綜合癥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林仕梅,葉元土,羅莉.膽汁酸添加劑對異育銀鯽生長的影響[J].廣東飼料,2002(3): 14-15.
[2] 頡志剛,牛翠娟.可利康對虹鱒生長的影響[J].飼料研究,2002(10):22-25. [3] 曾端,李力,王純初,等.膽汁酸在動物營養(yǎng)研究中的應用[J].廣東飼料,2002,11(3):34-35.
[4] 葉元土.淡水魚類營養(yǎng)需要與配合飼料中營養(yǎng)素的供給[J]. 飼料工業(yè),2001,12(8):13-16.
[5]日學者發(fā)現膽汁酸能促進脂肪“燃燒” [J];中成藥; 2006,02: 80.
[6]杜念興.獸醫(yī)免疫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8.43-72.
[7]楊延彬,尹學念.實用免疫學[M].長春:長春出版社,1994.31-35.
[8]牟一平.膽汁酸細胞毒作用研究進展 [J].國外醫(yī)學.生理.病理科學與臨床分冊,1995,03:163-165.
[9]牟一平.膽汁酸急慢性毒性作用(文獻綜述) [J].國外醫(yī)學.外科學分冊.1995,02: 14-16.
[10]郝麗莉,趙文靜.動物膽汁的藥用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雜志,1999,40(4):279-280
[11]王凱平,石朝周.動物膽汁藥用研究的概況與展望[J].中國中醫(yī)藥技.2000,7(5):350-352
[12]鄒姝麗,劉建. 鵝去氧膽酸對膽汁淤積孕鼠血生化指標、肝臟病理及胎鼠預后的影響 [J] . 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 2008(04):21-24.
[13]楊英昕 朱培庭 膽寧片對高脂模型大鼠脂肪肝及PPARα、CYP7A1表達的影響[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 2007, 26(10):13-17.
[14] Cheng, TC, Funtional morphology and biochemistry of molluscan phagocytes[J]. Ann.N.Y.Acade.Sci., 1975, 226:343-379.
[15]張 玲, 張衛(wèi)東.氯化膽堿、肌醇和膽汁酸對鯉魚生長、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標的影響[J]. 飼料工業(yè) ,2008,29(22):12-15.
[16] 何秀玲,李培鋒,關 紅,等.?;撬狴Z去氧膽酸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藥材,2005,28(12):1089-1092 .
[17] 李培鋒,哈斯蘇榮,關 紅.雞膽汁有效成分CDCA和TCDCA的提取及抗菌作用研究[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2000,21(4):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