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
用
蛋
雞
飼
養(yǎng)
手
冊
目 錄
第一部分 雞場建筑與設備
第二部分 優(yōu)良的品種
第三部分 飼料營養(yǎng)與配合利用
第四部分 飼養(yǎng)管理
第五部分 雞場獸醫(yī)衛(wèi)生與免疫程序
第六部分 常見疾病防治
第七部分 附錄
養(yǎng)雞效益=(遺傳+營養(yǎng)+環(huán)境)X管理
第一部分 雞場建筑與設備
一.場址的選擇要求
1.地勢高燥,易于排水,向陽通風,高出地平面0.5米
2.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符合飲用水標準
3.少占耕地,土壤以砂壤土為宜,下雨后不致于積水過多
4.交通、電源便利,距村莊及其它養(yǎng)殖場不少于1公里,遠離化工廠、居民生活區(qū)
二.雞場的布局要求
1.有利于防疫:生產區(qū)與生活區(qū)分開,孵化室與雞舍分開,料道與糞道分開.
2.便于生產管理.減少勞動強度:雞舍排列整齊,使飼料.糞便.產品.供水等呈直線往返;生產區(qū)進口處設消毒間.更衣室.消毒池.
3.雞舍的朝向:根據當?shù)貧夂?地理位置.雞舍采光及溫度.通風.排污等情況確定,我國南向或朝南偏西15---20度為宜.
4.雞舍的間距:從防疫.防火角度,雞舍間距是雞舍高度的2---3倍為宜
5.雞場的綠化:雞場內種植花木.蔬菜.牧草,可以美化環(huán)境,改善場內小氣候,保護環(huán)境.減少污染.減少噪音.
三.雞舍建筑設計
1.飼養(yǎng)周期:按發(fā)育規(guī)律分育雛.育成.成雞三個階段
2.飼養(yǎng)方式:分地面散養(yǎng),網上平養(yǎng),籠養(yǎng)三種。
3.雞舍各部結構要求
(1)屋頂:分“A”字型和平頂兩種,“A”字型屋頂?shù)钠露仁请u舍跨度的25--30%,通常用葦箔鋪設,上面先掛一層泥,再掛一層瓦,屋架下面設頂棚,在屋頂和頂棚之間為空氣層,起隔熱防寒作用。
(2)墻壁:用燒磚壘砌,墻外面用水泥抹縫,內墻用水泥或白灰掛面,以便防潮和沖刷,在墻的下半部掛1米多高的水泥裙。
(3)地面:可作灰,砂土混合壓實或磚鋪設一層后再用水泥掛面抹平。
(4)門窗:窗的大小關系到采光通風和保溫,北窗為南窗面積的2/3,窗的總面積為地面面積的15%,門為兩扇門,高2米,寬1.6。
(5)雞舍的跨度,長度及高度:“A”字型屋頂,開放式雞舍跨度一般是6米,9米或10米,平頂 密閉式雞舍跨度12米或12米以上??缍仍?--9米的雞舍長度在50--60米左右;跨度在12米,雞舍長度一般在70--80米。雞舍高度,從地面到檐口的高度為2.5---3米。
(6)雞舍走道:1.2---1.5,雞籠之間的走道為0.8---1米。
1.雞舍的通風
(1)作用:通風可有效排出舍內污濁空氣,調節(jié)舍內溫度,排出舍內多余的水分,有助于舍內干凈衛(wèi)生,使雞群健康和發(fā)揮良好的生產性能。
(2)方式: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機械通風又分正壓通風和負壓通風,風機向外排風的稱負壓通風,風機向舍內吹風的稱正壓通風。
(3)通風量的計算
雞舍溫度與換氣量的關系
溫度(度) 換氣量(每分鐘 立方米/公斤體重)
4.4 0.030
15.6 0.046
26.7 0.060
37.8 0.088
不同體重對換氣量的要求
體重(公斤) 每只雞最大換氣量(立方米/小時)
3.2 17.8
2.7 15.3
2.3 12.7
1.6 10.2
1.4 7.6
0.9 5.1
不同環(huán)境溫度和體重的最大通風量(立方米/公斤/小時)
類別 體重(公斤) 外界可能達到的最高溫度下的換氣量
37度 27度 15度
雛雞
后備母雞
蛋雞
1.15---1.18
1.35---2.25 7.5 5.6 3.75
7.5 5.6 3.75
9.35 7.5 5.6
四.飼養(yǎng)設備
1.取曖設備:暖氣,保溫傘(直徑1.2--1.5米,高60--70厘米,一個可育雛500只),煤火爐供溫(15--20平方米一個火爐),火炕供溫。
2.飲水設備:小雛雞宜用真空飲水器,成雞宜用“V”型或“U”型水槽。
3.喂料設備:(1)料塔和上料輸送裝置:國內使用攪攏式,螺旋彈簧式較多。
(2)給料車
(3)飼槽:多使用木制或鐵皮制飼槽。
4.產蛋箱:要求寬30厘米、深40厘米、高50厘米,平均5只雞一個,產蛋箱內放沙子或刨花,厚度5--10厘米,離地高度40--50厘米。
5.籠養(yǎng)設備:包括雞籠、雞架、食槽等,三階梯式籠架寬1.926米,籠架高1.585米,可容納96只雞。
6.清糞設備:刮糞板等。
7.斷喙機
第二部分 優(yōu)良的品種
一.優(yōu)良的品種:
“好種出好苗”優(yōu)種優(yōu)質雞苗是養(yǎng)雞獲得高效益的前提,優(yōu)良的品種及健壯的雛雞可提高飼養(yǎng)效益20--30%,我國常見的蛋雞優(yōu)良品種有以下幾種:
白殼蛋雞是以來航品種為基礎育成的,這種雞開產早,產蛋量高,體型小,耗料少,產蛋的飼料報酬高;單位面積的飼養(yǎng)密度高,相對所得的總產蛋數(shù)多;適應性強,各種環(huán)境條件下均可飼養(yǎng);蛋中血斑和肉斑率很低,最適于集約化籠養(yǎng)管理。不足之處是蛋重小、神經質、膽小怕人、抗應激性較差,啄癖多,特別是開產初期啄肛造成的傷亡較多。在我國蛋價一般比褐殼蛋價略低。
褐殼蛋雞體型較大,蛋重大,剛開產就比白殼蛋重,蛋的破損率較低,適于運輸和保存,雞的性情溫順,對應激敏感性低,好管理;產肉量較高,商品代小公雞生長較快;耐寒性好,冬季產蛋率較平穩(wěn),啄癖少,死淘率低;雜交雞可羽色自別雌雄。不足之處是:每天吃料比白色雞多5--6克,每只雞所占面積比白色雞多15%左右,單位面積上收得的蛋少5--7%,飼養(yǎng)技術比白色雞難,特別是必須實行限制飼養(yǎng),否則過肥,影響產蛋;蛋中血斑、肉斑率高,耐熱性較差。
二.雛雞的選擇與運輸
1.初生雛的選擇:一看、二摸、三聽。
一看:強雛一般活潑好動,眼大有神,羽毛整潔,腹部柔軟,卵黃吸收良好;弱雛一般縮頭閉眼,羽毛蓬亂,腹大松馳,臍口愈合不好、帶血。
二摸:摸雛雞的體溫膘情等;強雛手握雛雞感到溫暖,有膘。體態(tài)勻稱,有彈性,掙扎有力;弱雛手感身涼、瘦小、掙扎無力。
三聽:強雛叫聲洪亮清脆;弱雛叫聲微弱、嘶啞、有氣無力。
2.雛雞的運輸
(1)選擇好運雛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運雛經驗,有較強的責任心。
(2)準備好運雛用具:包括交通工具、裝雛箱及防雨、保溫用品等。專用雛雞箱,箱長50-60厘米,寬40-50厘米,高18厘米,箱子四周有2厘米左右的通氣孔若干,箱內分四個小格,每小格25只,共100只。
(3)運雛時間:在雛雞絨毛干燥后,至出殼48小時前進行;冬天早春應選擇在中午前后氣溫較高時啟運;夏天宜在日出前或日落后的早晚進行。
(4)解決好保溫與通氣的矛盾:只注意保溫,不注意通風,會使雛雞受悶、缺氧,嚴重會窒息死亡;只注意通風,忽視保溫,雛雞會受風感冒,易誘發(fā)雛雞白痢。因此,裝車時要將雛雞箱錯開安排,留有通風空隙,重疊高度不能太高,氣溫低時加蓋保溫用品,但不要蓋的太嚴。運輸過程中避免長時間停車:每隔1-1.5小時觀察一次,如見雛雞張口抬頭、絨毛潮濕,說明溫度太高,要注意掀蓋,通風降溫;如見雛雞擁擠在一起,吱吱亂叫,說明溫度偏低,要加蓋保溫。
第三部分 飼料營養(yǎng)與配合利用
飼料營養(yǎng)不僅對蛋雞遺傳潛力的發(fā)揮起決定作用,而且飼料成本占養(yǎng)雞成本的70%以上,因此,優(yōu)質穩(wěn)定的飼料是飼養(yǎng)蛋雞獲得理想效益的關鍵。雞的營養(yǎng)研究分為五大部分:能量、蛋白質與氨基酸、維生素和必須脂肪酸、必須無機元素、影響營養(yǎng)需要量的相互關系。隨著養(yǎng)殖水平的不斷進步,家禽的營養(yǎng)需要也進入了更精細的時代;青島正大充分利用集團內部高科技的科研成果,采用科學合理的配方,先進的加工工藝,嚴格的檢測手段和品質管理,生產出的一系列蛋雞飼料,能充分滿足蛋雞在不同生長階段及產蛋階段所需的能量、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礦物質;對各養(yǎng)殖場、養(yǎng)殖戶飼養(yǎng)的雞群能提高產蛋率、維持較高較長的產蛋高峰、降低死淘率,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一、10%系列蛋雞精料
青島正大10%系列蛋雞精料富含蛋白質及產蛋過程所必須的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保健防病藥物、抗氧化劑、防霉劑。使用該產品,不用再添加任何添加劑,只需再加能量原料、部分蛋白原料即可滿足蛋雞的全部營養(yǎng)需要。在良好的飼養(yǎng)管理條件下,采用優(yōu)質玉米、豆粕,嚴格按建議配方,產蛋高峰期(90%以上)可持續(xù)5-6個月,料蛋比2-2.3:1。
產品成分分析保證值
成分
料號 水份(%)
≤ 粗蛋白(%)
≥ 粗纖維(%)
≤ 鈣(%) 磷(%) 鹽(%)
124S 12.0 28.0 7.5 1.0-3.0 1.0-2.0 1.5-4.5
蛋雞10%精料使用指導
料號 配料比例%
精料:玉米:豆粕:鈣粉(或貝殼粉) 適用期(飼養(yǎng)計劃)
124S 10 : 61 : 20 : 9 產蛋期
二、青島正大蛋雞精料
該產品選用優(yōu)質的餅粕、動物性蛋白及產蛋期所需的微量元素、維生素、鈣、磷、食鹽等原料,經過嚴格的加工工藝制作而成。根據產蛋雞不同的產蛋率采用不同的配比方式,使產蛋雞的遺傳潛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提高產蛋率及產蛋高峰持續(xù)期。
產品成分分析保證值
成分
料號 最低粗蛋白% 最高粗纖維% 最高粗灰分% 最低鈣% 最低總磷% 氯化鈉% 最高水分%
124 30.0 9.0 37.0 11.0 1.4 0.8-1.6 12.0
精料使用指導
料號 配比比例%
精料:玉米:麩皮 配后粗蛋白% 適用期(飼養(yǎng)計劃)
124 35 : 49 : 16
32 : 55 : 13
29 : 60 : 11 17
16
15 見蛋至80%產蛋率
79%至65%產蛋率
64%至淘汰
三、青島正大蛋雞全價料
該產品營養(yǎng)全面,對蛋雞不同生長階段及產蛋不同時期所需的能量、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礦物質均能充分滿足,不需再添加任何物質。而且該產品中所添加的藥物添加劑對預防雞球蟲病及細菌性疾病有良好的效果,減少蛋雞的發(fā)病率和死淘率。
產品成分分析保證值
成分
料號 最低粗蛋白% 最同粗纖維% 最高粗灰分% 最低鈣% 最低總磷% 氯化鈉% 最高水分%
521/321 18.0 5.5 8.0 0.90 0.60 0.3-0.8 13.8
522/322 15.0 6.0 9.0 0.90 0.60 0.3-0.8 13.8
524/324 17.0 6.0 13.0 3.40 0.60 0.3-0.8 13.8
525/325 16.0 6.0 13.0 3.40 0.60 0.3-0.8 13.8
蛋雞全價料使用指導
料號 產品名稱 適用期(飼養(yǎng)計劃)
521/321 蛋小雞料 出生至6周齡
522/322 蛋中雞料 7---16周齡
524/324 蛋雞料Ⅰ 產蛋---高峰---80%
525/325 蛋雞料Ⅱ 產蛋后期
(注:5字打頭為顆粒料,3字打頭為粉料)
四、客戶使用原料要求:
1、玉米:水份<14%,粗蛋白>8%,黃曲霉素<50ppb;
2、豆粕:水份<13%,粗蛋白>44%,脲酶活性0.05-0.5;
3、魚粉:水份<10%,粗蛋白>60%,脂肪<10%,鹽<3.5,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無;
4、磷酸氫鈣:水份<3%,鈣21-25%,磷16-18%,氟<0.18%;
5、石粉:水份<1%,鈣>38%,鎂<0.5%;
6、麩皮:水份<13%,粗蛋白>14%,粗纖維<12%;
7、菜籽粕:水份<12%,粗蛋白>40%,粗纖維<12%,游離棉酚<1200ppm;
8、菜籽粕:水份<12%,粗蛋白>38%,粗纖維<14%,異硫氰酸脂<1200ppm。
第四部分 飼養(yǎng)管理
一.雛雞的飼養(yǎng)管理(0--6周)
(一)平面育雛
1.分為地面平養(yǎng)、火炕平養(yǎng)和網上平養(yǎng)
2.地面鋪墊5--10厘米厚的墊料,可用麥秸、刨花等,鋸末太細,為防止啄食,最好不用。
3.為保溫和管理,用隔板把雛雞圍在熱源的周圍,每個育雛傘可容納500只幼稚。
4.幼稚到達后盡快置于育雛傘下,先飲2--3小時的葡萄糖水或白糖水,飲水溫度在20度左右;然后再喂料。注意人工輔助不會飲水、采食的雛雞。
5.育雛溫度應不超過35度,通過觀察雛雞的表現(xiàn)來調整溫度。
6.育雛頭7天提供光照22小時。
7.育雛期間每只雛雞應有食槽位置2.5厘米,飲水位置1.5厘米。
8.斷喙以7--9日齡為好,斷喙前后及當天可在每公斤飼料中加維生素K 4毫克,有利于止血。
(二)多層籠養(yǎng)
1.最大的優(yōu)點是能成倍地增加單位面積雞只的飼養(yǎng)容量。
2.一般為四層,每層底下有接糞盤,籠層四周設有食槽和水槽。
3.雛雞采用熱源有電熱器、水暖氣、煤爐、火炕等。
4.相對濕度保持在60--70%為佳。
5.育雛期在雞籠底鋪報紙,把料撒在上面,4天后移去,前兩周用真空飲水器和食盤。
6.經常觀察雛雞對溫度、濕度、飲料、飲水等的表現(xiàn),及時處理各種不適表現(xiàn)。
7.雛雞滿4周時,應將其擴到所有籠位。
(三)給飼:
采取自由采食的制度。自由采食為等于把飼料添得滿滿的,而是把一天喂料量分多次添加,讓雛雞隨時能吃到飼料,這種少喂勤添的方法可減少飼料浪費,又能促進雞的食欲和雞群整齊,是降低飼養(yǎng)成本的重要途徑。
白殼蛋雞和褐殼蛋雞各齡給料量
周齡 白殼蛋雞 褐殼蛋雞
每只每日量(克) 體重(克) 每只每日量(克) 體重(克)
1 13 50--70 13 80--100
2 16 100--140 24 130--150
3 19 160--200 29 180--220
4 29 220--280 35 250--310
5 38 290--350 40 360--440
6 41 350--430 45 470--570
(四)溫度和濕度
適宜的溫度是育雛成敗的首要條件
1.育雛溫度過低,雛雞互相打堆,易擠壓死亡,還易致雛雞感冒,誘發(fā)雞白痢。
2.育雛溫度過高,食欲下降,生長緩慢,易引起呼吸道病和啄癖。
3.育雛溫度是指將溫度計掛在育雛器邊緣或熱源附近,距離墊料5CM處。
4.溫度計溫度只是一個參考依據,重要的是“看雞施溫”。
5.育雛溫度太低,體內水分散失多,影響卵黃吸收,也易患呼吸道疾病。
6.育雛室相對濕度達到60--65%為宜,可在火爐上放水,產生蒸汽或定期向室內地面噴水,良好的標志是人進入后有濕熱感覺,不鼻干口燥;雛雞腳爪潤澤、細嫩,無塵土飛揚。
周齡 育雛器的溫度(度) 育雛室內的溫度(度)
0--1 35--32 24
1--2 32--29 24--21
2--3 29--27 21--18
4周以后 21 16
(五)密度
籠養(yǎng) 平養(yǎng)
周齡 0-4周 5-17周 0-4周 5-17周
實用空間 140CM 285CM 20只/平米 10只/平米
飼槽(CM/只) 2.5 5 4 8
飼桶(只/桶) 24 12 60 30
飲水器(只/個) 16 8 50 25
乳頭式(只/個) 16 8 20 10
水槽(CM/只) 1.25 2.5 1.25 2.5
(六)通風:保持育雛舍內空氣新鮮,是雛雞正常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條件之一。
1.育雛舍內二氧化碳含量過高,雛雞呼吸次數(shù)顯著增加,食欲減退,長生緩慢,體質下降。
2.氨氣濃度升高到20ppm會引起雛雞肺水腫、充血,眼結膜發(fā)炎,新城疫發(fā)病率提高。
3.要求舍內CO2控制在0.2%左右,不超過0.5%,氨氣要求低于10ppm,不能超過20ppm;硫化氫要求在6.6ppm,不應超過15ppm。
4.通風之前先提高舍溫1--2度。
5.通風時間最好選在晴天中午前后,門窗的開啟應由小到大,切不可突然將門窗大開讓冷風直吹,舍溫突降。
雛雞的通風量
通風量(M3/只/分鐘)
周齡 輕型品種 中型品種
2 0.012 0.015
4 0.021 0.029
6 0.032 0.044
(七)水:水是雞只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營養(yǎng)之一,具有調節(jié)體溫的作用。供水必須保證水質的良好。育成雞舍與產蛋雞舍的飲水器,在形式和顏色上盡量接近或一致。要求飲水中不含沙門氏菌,其它標準要求如下:
項目 單位 飲用水
每ML水含細菌數(shù) 個 10--100
每ML水含大腸桿菌數(shù) 個 0
水硬度 度 15--30
有機物質 毫克/升 1
硝酸鹽 毫克/升 0--15
氨 毫克/升 0
混濁度 5u
鈣 毫克/升 75
鎂 毫克/升 50
氯化物 毫克/升 200
硫酸鹽 毫克/升 200
PH 7--8.5
(八)光照
1.無窗雞舍:
1--3日齡 光照23--24小時 強度10--20勒克斯
4--14日齡 光照16--19小時 強度5--10勒克斯
15日齡--6周齡 光照8--9小時 強度5--10勒克斯
2.有窗雞舍:
1--3日齡 光照23--24小時 強度10--20勒克斯
4--14日齡 光照15小時 強度5--10勒克斯
15日齡--6周齡 自然光照
3. 合理的光照強度可以這樣掌握:除第一周為了讓雛雞盡早熟悉料槽、飲水器和舍內環(huán)境,可采用10--20勒克斯的較強光照外,其余勻以弱光(5--10勒克斯)為好。按每15平方米雞舍第一周用一個40度燈泡懸掛于2米高的位置;第二周開始換用25度的燈泡就可以了。
4.燈泡與燈泡之間的距離應為燈泡高度的1.5倍;燈泡上設燈罩;燈泡不可使用軟線吊掛,防被風吹動,驚擾雛雞。
注:燈泡距地面2.25米;1瓦=10勒克斯。
(九)及時斷喙
斷喙的目的是防止雞只浪費飼料和相互啄冠、啄羽、啄趾。第一次斷喙在7--9日齡較適宜,一天內斷完;第二次斷喙是對第一次斷喙不成功或重新長出的進行修整,在12周前后進行;操作要求如下:
1.斷喙器用前應進行維修、調試和清理,用砂布將銅片磨光,注意刀片與三孔片輕貼平齊,接通電源后,刀片呈橙紅色,溫度1000度為宜。
2.斷喙時,開食盤中加入1.5--2cm厚的飼料,飲水中加水溶性多維或速補--14,前后一天飼料中加Vk 4mg/kg,有利于止血。
3.上喙切掉喙尖距鼻孔距離的1/2;下喙切掉1/3。
4.操作時,工作人員右手拇指輕按雛雞腦后部,食指指肚微偏向下壓雛雞咽部,使舌內縮,上下喙合攏;另一只手固定雛雞雙腿、腹部和雙翅。將喙尖以水平方向成60度插入斷喙孔后,拇指輕向前壓,食指微向后拉,腳踏彈簧板,使刀片下切,將喙尖斷掉,緩緩抬起腳踏板,使刀片緊貼雞喙斷面,熨燙2秒后移開雛雞。
5.隨時換下鈍刀片,每側刀口可斷2000--3000只雛雞。
二.育成雞的飼養(yǎng)管理(7--20周齡)
(一)育成雞的營養(yǎng)特點:
育成雞處于生長迅速、發(fā)育旺盛的時期,骨格、肌肉生長速度較快,隨日齡的增加,脂肪沉積增多,易引起軀體過肥,將對其后產蛋量和蛋殼質量產生較大影響。據研究,在10--12周育成雞性腺開始發(fā)育,如此時供給高水平蛋白質飼料,則性腺發(fā)育加快,會過早開產,這類雞產蛋持久力差、蛋重小,產蛋量不高,因此,在這一階段,保證骨胳和肌肉的充分發(fā)育,適度限制生殖器官的發(fā)育成熟,將有利于提高開產后的生產性能。
1.育成雞的營養(yǎng)需要:日糧蛋白質含量適當降低,可從19--20%降到14--16%
2.代謝能和脂肪含量也不可太高,粗纖維含量一般在5%左右,可中大些糠麩和谷類飼料的喂量。
3.日糧中Ca、P、Se、Zn的含量及Ca、P比例要合適,通常Ca、P比為2--2.5:1。
(二)育成雞的限制飼養(yǎng)
1.意義:限飼可節(jié)約10%左右的飼料;防止性早熟,早產早衰及產蛋高峰持續(xù)時間短的缺點,使卵巢和輸卵管充分發(fā)育,提高產蛋期的產蛋量,同時可防止母雞過肥、體重過大。
2.方式:(1)限量:采食量比自由采食減少10--20%
(2)限質:日糧中某種營養(yǎng)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如把日糧蛋白降至13--14%;代謝能比雛雞階段降低10%左右。
(3)限時:每日定時采食或每周1天停料不停水,提高環(huán)境溫度,降低耗料量。
不管采用哪種方法,限制飼養(yǎng)只應當減少脂肪的蓄積,而不應妨礙雞體其它器官的發(fā)育。
3.方法:從5周齡起,每天分上下午給料2次;6--7周齡改為每天上午給料1次,給料的限額規(guī)定到第二天早上食槽內無剩料為宜;8--18周齡規(guī)定每天上午給料一次,下午兩點把食槽內飼料撒布均勻,到當天日落時要使飼料被雞吃光。
4.注意事項:(1)實行數(shù)量限飼時,一定要提供足夠的食槽,當雞群出現(xiàn)疾病和進行免疫接種時,應停止限飼,待雞群恢復正常時再行限飼。
(2)限制飼養(yǎng)要根據雞的體重情況靈活掌握,只有當育成雞的體重超過標準時,才實行限制飼喂,因此要經常抽測體重,一般抽測數(shù)為5%,最少不能少于50只。
(1)換料要有1--2周的過度時間。
(2)飼料的質量可以略為降低,但是各種營養(yǎng)要素的比例必須平衡,否則會影響整個雞體的正常發(fā)育。
育成雞給料標準和體重范圍
白殼蛋雞品種 褐殼蛋雞品種
周齡 每日每只給料(g) 體重范圍(g) 每日每只給料(g) 體重范圍(g)
7 45 420-520 50 560-680
8 49 500-600 55 650-790
9 52 570-710 59 740-900
10 54 660-820 63 830-1010
11 55 770-930 67 920-1120
12 57 860-1040 70 990-1220
13 59 940-1120 73 1070-1310
14 60 1010-1190 76 1130-1390
15 62 1070-1250 79 1200-1460
16 64 1120-1300 82 1260-1540
17 67 1160-1340 85 1320-1620
18 68 1190-1370 88 1390-1690
19 74 1210-1410 91 1450-1770
20 83 1260-1480 95 1500-1840
(三)光照的控制
1.育成期的光照時間宜短不宜長。為防止育成雞過早性成熟,育成期間一般采用漸減的光照制度,以每天8--9小時的光照為宜(適用于密閉雞舍)。
2.開放式雞合飼養(yǎng)育成雞,利用自然光照,但光照仍常超過10--11小時,在這種光照不能控制的條件下,只能通過限制給料量或降低日糧中的蛋白質水平,從而延遲雞的開產日齡。
3.白殼蛋雞育成期光照強度為5勒克斯/平方米為好;褐殼蛋雞育成期光照強度為10勒克斯為好。
4.18--19周齡,每周各增加1小時光照,從20周齡起每周增加0.5小時光照,直至產蛋雞的正常光照16小時。
外國公司育成雞的光照制度(小時)
周齡 星雜288 星雜579 海賽克斯褐
7-17 8 8 7
18 9 8 8
19 9 10 9
20 10.5 10.5 10
(四)育成雞的其它管理
1.飼養(yǎng)密度不宜過大,平養(yǎng)以每平方米5--8只為宜,否則很難培育出身體健壯和發(fā)育均勻的雞只。
2.給雞補喂砂礫,每1000只雞每周飼量:5--8周,4.5kg,篩孔規(guī)格1mm;9--12周齡,9kg,篩孔規(guī)格3mm;13--20周齡,11kg,篩孔規(guī)格3mm。砂粒要求清潔、衛(wèi)生,最好用清水沖冼干凈,再用0.1%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消毒后使用。
3.每次喂料一定要均勻,發(fā)現(xiàn)有的槽段上積料多,以把料均開,防止有的雞吃的過多,發(fā)育不均。
4.注意通風換氣:提供足夠的新鮮空氣,勤清糞和打掃地面。
5.為檢查給料是否合理,從5周起每1--2周稱重一次。
6.多雨季節(jié),易暴發(fā)球蟲病,要注意及時投藥預防。從第3 周起用氨丙啉,125mg/kg濃度飲水3天;第4周用球凈按500g/噸飼料拌料,連喂3天;第5周用三字球蟲粉1g/kg飲水,連飲3天。以后按此方法輪番進行,直至12周齡為止。
7.經常做好雞舍的衛(wèi)生防疫工作,應堅持每周用消毒藥對雞舍進行帶雞消毒。
三.產蛋雞的飼養(yǎng)管理(21周--72周)
(一)飼養(yǎng)方式:籠養(yǎng)優(yōu)于地面平養(yǎng)。
籠養(yǎng)、平養(yǎng)方式效果對比
項目 籠養(yǎng)方式 平養(yǎng)方式
每只雞的投資(元) 9.70 5.35
每只雞占有面積(平方米) 0.043 0.20
年平均產蛋率(%) 68.0 58.6
年平均產蛋量(個) 248 214
每只雞平均日耗料(g) 110 125
每千克蛋平均耗料(kg) 2.98 3.62
全年每只雞的平均成本(元) 11.79 7.94
投資回收期(天) 242 409
籠養(yǎng)比平養(yǎng)增收(元) 4.80 ----
(二)轉群前的準備工作
1.雞舍沖洗干凈,檢修供水、電、通風設施;檢察門窗玻璃,防雨保暖。
2.徹底熏蒸消毒。
3.病、弱、殘雞挑出,斷喙不好的轉群前重斷一次。
4.平養(yǎng)雞舍4--5只雞一個產蛋箱。
5.準備好ND、EDS-76疫苗,及時免疫(轉群前一周)。
6.運雞工具要消毒,安排好人員,冬天無風晴天,夏天早晚無雨天。
7. 18周齡前后進行轉群,使雞熟悉適應新環(huán)境。
(三)產蛋雞各階段的飼養(yǎng)
1.轉群后4--5天才能安定下來,轉群一周內保持育成期管理制度。
2.高產雞產蛋率高峰可達95%以上,80%以上產蛋高峰可持續(xù)5--7個月。
3.開產到高峰期(80%以上)每只雞每天需要18--19g粗蛋白;產蛋率70--80%,需16--17g粗蛋白;70%以下,需15--16g粗蛋白。
4.達50%產蛋日齡以150--160日齡為宜。關鍵是使同群的雞開產比較同步,要達到這個目的,光照只能慢慢增加,不能控光的雞舍對140天前開產的雞,實行斷飼或限飼,使雞的體重下降20%為度,然后正常給飼,雞群開產就整齊,限飼不可斷水。恢復正常給料,料量由少到多,一周過渡,然后轉入自由采食。
5.適宜日齡開產的雞,高峰期及開產初期不用限飼高峰過后,適當限飼。
6.飼料中加入0.3%的膽堿有利于提高產蛋率和降低飼料消耗。
7.無特殊情況,產蛋高峰期的雞不能投藥和免疫,尤其不能更換飼料。
8.根據產蛋率的變化調整給料量:產蛋率上升,早上食槽無料,當天給料量要酌情增加;產蛋率平穩(wěn),早上食槽無料,給料量仍保持前一天水平;產蛋率平穩(wěn)或下跌,早上又剩料,則適當減少給料量。
(四)產蛋雞的光照
1.寧可增加,不可減少。不少于12小時,不超過16小時。
2.長光照會增加破損率,特別是光照的前半天,故從17--18小時縮到14--16小時。
3.光照以每周15分鐘或每兩周半小時的增長為好,直到14--16小時。
4.亮度以每平方米10瓦為宜,顏色以紅光最好,其次白光。
5.開放式雞舍,春孵雛,19周齡前自然光照,20周齡后光照增至14小時,然后每周增加半小時,直到16小時為止;秋孵雛,10周齡起,每周減少半小時,到20周齡每周增加一小時,到14小時后,每周增加半小時,直到16小時。
雪佛公司和優(yōu)利布里德公司所用光照制度
周齡 星雜288 星雜579 海賽克斯褐
20 10.25 10.5 10
21 10.5 11 11
22 10.75 11.5 12
23 11 12 13
24 11.25 12.5 14
25 11.5 13 14
26 11.75 13.5 14
27 12 14 14
28 12.25 14.5 14.5
29 12.5 15 14.5
30 12.75 15.5 15
31 13 16 15
32 13.25 16 15
33 13.5 16 16
34 13.75 16 16
35--72 14 16 16
(五)產蛋雞的鈣質補充
1.產蛋雞飼料含鈣量3.2%--3.5%是最佳水平(4月齡或5%產蛋率時開始),高溫或產蛋率高(75-80%)的情況下,含鈣量可加到3.6--3.8%;18周齡至5%產蛋期,去掉2.5%麩皮,添加2.5%貝殼粉,鈣由1%提高到2%,可減少癱瘓和軟殼蛋。
2.鈣含量超飽和狀態(tài),會使雞食欲減退。
3.后半天攝食的鈣才被用于形成蛋殼,最好在12--20點給母雞補喂鈣;母雞自由吃鈣時,能自行調節(jié)吃鈣量。
4.常用貝殼和石粉做鈣源,前者占2/3,后者占1/3,蛋殼強度最好,高溫消毒蛋殼是最好鈣源。
(六)產蛋雞的四季管理
1.溫度20--25度為適宜。
2.春季通風,北窗夜間關閉,白天無風天氣打開,南窗白天開,夜間可少量開。
3.夏季:高溫,采食量下降,產蛋率、蛋重下降;解決方法:(1)把日糧的蛋白質和能量含量適當提高。
(2)利用夏季早晚涼爽時間給料。
(3)在日糧中加入1%氯化銨和0.5%碳酸氫鈉,緩解熱應激。
(4)日糧中加入0.3%氯化膽堿可提高產蛋率,降低飼料消耗.
(5)縱向通風(密閉舍);安裝風扇(開放舍).
(6)保證干凈飲水,乳頭式飲水器.
(7)夏天雞糞過稀,與飲水過多有關外,還與食鹽用量超過0.4%、寄生蟲、空氣不流通有關。
(8)做好滅鼠、滅蚊蠅工作。
4.秋季:
(1)增加人工補加的光照。
(2)夜間適當關閉部分窗戶。
(3)人工換羽的最好季節(jié)。
5.冬季:
(1)防寒保溫,保證舍溫10度以上。
(2)補充人工光照,冬季不產蛋因素有三:氣溫低、無補充光照、飼料營養(yǎng)低。
(3)喂料量適當增加。
(4)冬季易患呼吸道疾病,處理好保溫與通風的矛盾;注意飲水和帶雞消毒。
第五部分 雞場的獸醫(yī)衛(wèi)生與免疫程序
一、空欄消毒
產蛋母雞后期淘汰后一般按清掃、沖洗、消毒、熏蒸、閑置等順序進行。
1.用3--5%來蘇兒溶液噴灑雞舍空間,使漂浮的塵埃沉落,然后將設備搬出舍外徹底洗刷、消毒和陽光曝曬,將所有墊料、糞便及堆積物清除,進行發(fā)酵處理。
2.徹底沖洗(有條件的可用高壓噴射器),已經清掃過的雞舍,表面不留殘垢。
3.用5%的熱火堿水或10--20%石灰乳刷洗地面、墻角及一公尺以下的墻壁,每平方米用0.5--1升消毒液;以3--5%來蘇兒液或1%菌毒敵噴射雞舍設備和用具。金屬設備可用0.1%新潔爾滅加0.5%亞硝酸鈉浸泡消毒以防生銹。
4.全舍涼干后用清水沖洗一遍;干燥后,關閉所有門窗,以每立方米用21克高錳酸鉀,42毫升福爾馬林計算,熏蒸消毒24--48小時 ;若無法熏蒸,也可用20%福爾馬林溶液噴灑消毒2--3次,每次間隔3天。
5.消毒后的雞舍密閉1--2周,進雛前2--3天開窗換氣。
二.衛(wèi)生防疫
三.常用消毒藥物及用法
四.免疫計劃
五.免疫操作基本要求
第六部分 常見疾病防治
一、雞新城疫(ND)
1.病原和流行性學:由雞新城疫病毒引起,可由空氣、飼料、飲水傳播。發(fā)病率高,死亡率90%以上。
2.癥狀:在免疫普及的情況下,一般不再發(fā)生典型ND,癥狀與病變輕微或隱性感染,使產蛋和增重下降。
病雞張口呼吸,時有喘鳴音,嘴角流涎;食欲廢絕,羽毛逆立,排綠色濃稠帶有白色的稀便;肉冠青紫色,不能站立,經1--3天麻痹痙攣而死病程長者出現(xiàn)腳、翼麻痹、斜頸、抽搐等癥狀。
3.病變:腸胃及腸管粘膜出血和潰瘍是本病的特征。在腺胃、食管、腺胃肌胃交接處粘膜及腺胃乳頭有出血和潰瘍;十二指腸起始部和末端,小腸的前、中、后各段以及盲腸扁桃體帶有暗紅色或紫紅色略突出于漿膜表面的隆起;脾腫大,切面有白色壞死小點,氣管粘膜增生或帶有出血,出現(xiàn)軟卵泡、血腫、破裂卵泡。
4.防治:
(1)基礎免疫:在ND高發(fā)地區(qū)1日齡雞可用B1疫苗接種(點眼或滴鼻),10-14日齡再進行一次B1疫苗接種。
(2)補強免疫:4周齡以Lasota疫苗進行氣霧、飲水或注射免疫,1.5--3個月再進行一次Lasota疫苗的免疫,方法同前;產蛋前,15--16周用Lasota疫苗或I系苗補強免疫一次。
(3)免疫新程序介紹:1日齡克隆苗滴鼻(孵化室內進行)
14日齡IV系苗滴鼻+0.5ml/只滅活苗肌注
120日齡I系苗肌注+0.5ml/只滅活苗肌注
(4)發(fā)生新城疫后,應緊急免疫接種:1月齡以下,每只注新城疫滅活苗0.3ml;1月齡以上每只注射0.5ml;同時用2倍量的IV系苗滴鼻,可迅速控制疫情。
(5)有條件的雞場,可選用高免血清或卵黃抗體緊急治療,成雞肌注1--2ml/只;雛雞0.5-1ml/只.
二、禽流感
1.病原與流行病學: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候鳥飛入及接觸感染是重要的傳播途徑;吸血昆蟲也可傳播病毒,發(fā)病率、死亡率均很高,產蛋率下降較大,可降到20%
2.癥狀:(1)眼瞼周圍明顯浮腫,結膜充血(2)流淚、咳嗽、喘鳴音(3)肉冠、肉垂腫脹、出血和壞死(4)腳皮變青紫色(5)精神沉郁,排綠色稀便,有抽搐等神經癥狀;死亡率可達70%
3.病變:心冠脂肪小點出血,心肌條紋狀壞死斑,腺胃乳頭出血,胰腺壞死,法氏囊水腫并變?yōu)榛尹S色,腎表面有大量黃白色壞灶。
4.防治:(1)將雞群淘汰并封鎖隔離是根除本病的唯一方法。
(2)必須使用與本地流行病毒有同一抗原性的病毒制成的疫苗免疫,才有預防效果。
(3)可使用病毒唑、鹽酸金剛烷胺、芪普恩、新支靈等治療。
三、傳染性支氣管炎
1.病原與流行病學:由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主要通過養(yǎng)雞器具、被污染的塵埃及飼料傳播,一旦發(fā)生,傳播迅速;有呼吸道型,腎型,腸型和生殖道型之分。
2.癥狀;(1)張口呼吸,從喉發(fā)出咕嚕咕嚕之聲,有時有喘鳴音和咳嗽音
(2)下?。号懦鏊畼酉”?。
(3)產蛋量明顯下降,后期產畸形蛋、薄殼蛋、大小蛋、粗糙蛋。
3.病變:(1)氣管粘膜蒼白肥厚,粘液增多,有明顯的支氣管炎變化。
(2)卵泡膜充血、出血,出現(xiàn)軟卵、破裂卵,卵黃流入腹腔,使腹壁和腹腔形成黃色的混濁狀態(tài)。
(3)腎腫大色淡,輸尿管內有大量尿酸鹽沉積。
4.防治:(1)用消炎寶治療,0.5ml/kg體重,拌料或飲水,每日2次,連用2天.
(2)預防可用弱毒苗(H120、H52)和滅活苗。
(3)為防止繼發(fā)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土霉素、紅霉素、四環(huán)素、恩諾沙星等。
四、雞痘
1.病原與流行病學:由痘病毒引起,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夏秋之間多為皮膚型,冬季多為粘膜型,除蚊傳播外,皮膚刺傷、脫毛等均可感染,死亡率可達10%,產蛋下降或停止。
2.癥狀:(1)皮膚型:雞冠、肉髯、眼角、嘴角等部位出現(xiàn)灰白色小丘疹,漸漸增大,表面壞死,有些丘疹互相融合,之后出現(xiàn)糜爛,結痂等變化。
(2)粘膜型:喉頭和氣管粘膜濕潤、隆起,在粘膜上出現(xiàn)干酪樣不潔之物,并形成偽膜,不易擦掉和剝離。
3.防治:(1)用鴿痘病毒疫苗或雞痘弱毒疫苗接種。
(2)對癥治療:用鑷子去除痂皮和白喉樣的假膜,涂上碘酒、紫藥水或碘甘油,痂皮、假膜燒掉;眼部腫脹用2%硼酸溶液洗凈,再滴上1--2滴的蛋白銀和氯霉素眼藥水。
五、雞馬立克氏病
1.病原與流行病學:由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傳染病,初發(fā)日齡3--4周,但實際上,發(fā)病和死亡多在2月齡以上,墊料、糞便中可長期保有本病毒,同時病毒可通過空氣傳播。
2.癥狀:(1)神經型:雞頭頸下垂,斜頸,雞翼下垂,雞腳麻痹,呈劈叉姿勢,呼吸困難。
(2)內臟型:精神不振,消瘦,不表現(xiàn)特殊癥狀死亡。
(3)眼型:虹膜增生、褪色,瞳孔邊緣不整。
3.病變:(1)坐骨神經、翼神經、迷走神經單側腫大變性,呈黃白色水腫樣
(2)肝、脾表面、切面可出現(xiàn)白色結節(jié)狀腫瘤
(3)腎、卵巢腫大,呈顆粒狀
(4)胸肌出現(xiàn)白色條紋。
4.防治(1)初生雛皮下注射火雞皰疹病毒凍干疫苗(HVT)0.2ml/只
(2)加強衛(wèi)生管理,采用正壓通風能阻擋空氣中的病毒。
六、傳染性法氏囊病(IBD)
1.病原與流行病學:由呼腸孤病毒引起,多侵害3--6周齡雞,最小發(fā)病日齡為3日齡,最大發(fā)病日為130--150日齡;死亡率為30-40%
2.癥狀:病雞縮頭、怕冷、羽毛松亂,飲欲增加,排白色水樣稀便,腳爪與皮膚干枯,除大批死亡外,到發(fā)病后約7天,癥狀會迅速消失,停止死亡。
3.病變:法氏囊顯著腫大,有黃色膠凍樣滲出物或呈紫紅色,粘膜及皺褶有針尖大出血點和斑狀出血;胃腸粘膜和盲腸扁桃體有彌散性出血。
4.防治:(1)雞只用法氏囊疫苗飲水免疫。
(2)發(fā)病雞只及早用卵黃抗體或高免血清進行治療
(3)雞只飲用5%的白糖水或腎腫解毒藥,同時提高舍溫2度。
(4)加強帶雞消毒,可用過氧乙酸、百毒殺、威島等。
七、產蛋下降綜合癥
1.病原與流行病學:由腺病毒引起,可垂直傳播,也可水平傳播,平養(yǎng)比籠養(yǎng)傳播更為迅速,2--3周產蛋率可下降10--30%,主要發(fā)生于30周齡前后產蛋高峰的雞。
2.癥狀:無特殊癥狀,有時下痢,產卵異常,產蛋率下降,有褪色蛋、薄殼蛋、無殼蛋、畸形蛋等,經3-8周可漸漸恢復正常。
3.病變:輸卵管粘膜水腫、灰白、肥厚,輸卵管腔內有白色滲出物或干酪樣物質。
4.防治:蛋雞第19周在雞群中接種滅活疫苗,可有效防治產蛋下降綜合癥。
八、雞白痢
1.病原與流行病學:由雞白痢沙門氏菌引起,對2--3周齡的雛雞感染率和死亡率高,可經卵傳播。
2.癥狀:(1)病雛體弱,無食欲,不久死亡。
(2)精神不振,下痢,白色粘稠狀,糞便常粘在肛門周圍。
(3)有的不下痢死亡,引起肺炎時,病雛呼吸困難,有時引起關節(jié)炎、全眼球炎等。
3.病變:肝呈土黃色,出現(xiàn)白色壞死點,脾腫大,心外膜出現(xiàn)白色隆起,盲腸腫大,腸內有干酪樣物質凝結;肺有灰褐色肝樣病變;關節(jié)炎時,關節(jié)充血、腫脹,內有奶油樣物質。
4.防治:(1)凈化種雞,加強孵化室內衛(wèi)生消毒。
(2)常用藥物:氯霉素、土霉素、抗敵素、卡那霉素、呋喃唑酮等。
九、大腸桿菌病
1.病原與流行病學:由大腸埃希氏桿菌引起,傳播形式廣泛,在糞便、墊料、土壤、塵埃等附著的細菌可長期存活,可經卵傳遞和呼吸器官感染。
2.癥狀:有呼吸癥狀,精神不振,衰弱,下痢,糞便呈白色至黃綠色。
3.病變:(1)纖維素性心包炎,心包肥厚混濁,附著大量絨毛狀滲出物。
(2)氣囊混濁肥厚,有干酪樣物質附著。
(3)肝腫大,有白色混濁纖維素樣物質附著。
(4)其它炎癥包括臍帶炎、全眼球炎、關節(jié)炎、腸炎等。
4.防治:(1)排除誘因,如密度過大、換氣不良、飼具污染、飲水不潔等。
(2)治療:鏈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氯霉素、磺胺類藥物等均有效,最好能做藥敏試驗,確定何藥最敏感。
十、雞球蟲病
1.病原與流行病學:雞球蟲有10種,致病最強的是柔嫩艾美爾球蟲和毒害艾美爾球蟲,多發(fā)生于高溫潮濕季節(jié)雞舍陰濕、擁擠、衛(wèi)生條件差是發(fā)病誘因,發(fā)病日齡從12--82日齡不等,常見為21--57日齡。
2.癥狀:不飲不食,羽毛蓬亂,糞便稀薄,出現(xiàn)血糞,冠、肉髯蒼白,后期體溫下降,癱瘓、痙攣而死。
3.病變:盲腸腫大,漿膜、粘膜有出血斑點,腸內充滿血液和粘膜;小腸中段高度腫脹,腸壁充血、出血或壞死,腸內充氣,充滿血樣物質。
4.防治:(1)鹽霉素(0.005%),氨丙啉(0.0125%),莫能霉素(0.01%),磺胺-2,6-二甲氧嘧啶(0.1%),克球粉,三字球蟲粉拌料,一般連用3天,停藥3天。
(2)用球必清、百球清、地克珠利(殺球靈)等防治。
(3)以上各種抗球蟲藥最好交替使用,對預防、治療效果好,可防止產生耐藥性。
十一、中暑
1.病因:強烈的日光照射,以及高熱、通風不良引起的熱應激所致。
2.癥狀:精神萎頓,翅膀張開,食欲減退,張口喘氣,口渴,不能站立。
3.病變:腦內出血或顱腔內出血。
4.防治:(1)將病雞移到陰涼處或將病雞放在冷水中浸一下;飲水要充足。
(2)飲用5%-10%綠豆糖水。
(3)每羽每天用十滴水0.2--0.5ml,與涼水混飲.
(4)可使用Vc、氯化鉀、小蘇打等飲水,緩解癥狀。
中國蛋雞的飼養(yǎng)標準
生長雞周齡 產蛋雞的產蛋率(%)
項目 0-6 7-14 15-20 大于80 65-80 小于65
代謝能(兆卡/kg) 2.85 2.80 2.70 2.75 2.75 2.75
蛋白質(%) 18.0 16.0 12.0 16.5 15.0 14.0
鈣(%) 0.80 0.70 0.60 3.50 3.40 3.20
總磷(%) 0.70 0.60 0.50 0.60 0.60 0.60
食鹽(%) 0.37 0.37 0.37 0.37 0.37 0.37
氨基酸 % 克/兆卡 % 克/兆卡 % 克/兆卡 % 克/兆卡 % 克/兆卡 % 克/兆卡
蛋氨酸 0.30 1.05 0.27 0.96 0.20 0.74 0.36 1.31 0.33 1.20 0.31 1.13
賴氨酸 0.85 2.98 0.64 2.29 0.45 1.67 0.73 2.65 0.66 2.40 0.62 2.25
色氨酸 0.17 0.60 0.15 0.54 0.11 0.41 0.16 0.58 0.14 0.51 0.14 0.51
精氨酸 1.00 3.51 0.89 3.18 0.67 2.48 0.77 2.80 0.70 2.55 0.66 2.40
亮氨酸 1.00 3.51 0.89 3.18 0.67 2.48 0.83 3.02 0.76 2.76 0.70 2.55
異亮氨酸 0.60 2.11 0.53 1.89 0.40 1.48 0.57 2.07 0.52 1.89 0.48 1.75
苯丙氨酸 0.54 1.89 0.48 1.71 0.36 1.33 0.46 1.67 0.41 1.49 0.39 1.42
蘇氨酸 0.68 2.39 0.61 2.18 0.37 1.37 0.51 1.35 0.47 1.71 0.43 1.56
纈氨酸 0.62 2.18 0.55 1.96 0.41 1.52 0.63 2.29 0.57 2.07 0.53 1.93
組氨酸 0.26 0.91 0.23 0.82 0.17 0.63 0.18 0.65 0.17 0.62 0.15 0.55
蛋+胱 0.60 2.11 0.53 1.89 0.40 1.48 0.63 2.29 0.57 2.07 0.53 1.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