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11.人事經理(31)
"沒有呀,就只有工作成績一項,你把分打上去,就OK。"說到這,周淑敏疑惑地說,"馮經理,績效這方面是老柯在負責,你問他更合適啊,我基本都沒怎么參與,只是了解操作的方式而已。"
"呵,沒事,隨便聊聊,了解這些就夠。"馮潛沉吟著,說:"那員工對績效考核重視不?"
"要說重視度,肯定不夠,畢竟優(yōu)秀員工,每部門就那幾個名額。只要表現(xiàn)不是太差,做人太失敗,評為稱職以上沒問題,那年終獎就能全額到手。這么大的公司,每年被評為不稱職的員工都不超過八十個,99%的員工都是稱職到良好之間,都沒啥好爭的。"
聽到員工對績效考核不重視,失望就象拍著礁石的潮水,一浪接一浪的沖擊著馮潛,這兩天為破解羅均發(fā)設下的陷阱,他殫精竭慮,好不容易才找到突破口,沒想到該死的凱旋文化又把它堵得死死的,狠狠的喝一口水穩(wěn)住情緒,猶不死心的追問:"績效考核都不在意,那各個部門和同事就沒什么關心的?"
"當然有,每年的十佳團隊和十佳員工,那可都是打破頭往里鉆的事。十佳員工還好,畢竟得各個部門評為優(yōu)秀的員工才有資格參與競逐,比例太小。但十佳團隊的競爭就激烈了,三十多個部門,三分之一的機會當選,先不說獎勵,沖著部門的榮譽,各領導就不得不爭,能選上,在領導面前長臉,以后晉升的機會可就大了,在其他部門面前腰桿也挺得直些。而選不上的,說話的底氣都不足。更何況還有十萬元的獎金,對人員較少的部門,不亞于發(fā)筆小財。而得分最高的部門還能出國旅游,誰能不關心???"雖然對馮潛喋喋不休的追問這些不著邊際的問題大感奇怪,但原先精心鋪墊的感情基礎還是發(fā)揮作用,周淑敏依舊耐心的回答。
馮潛的眼神一亮,光芒飛閃,身體坐得筆直,當上帝關上命運的大門,往往會留下一扇窗戶,現(xiàn)在,這扇窗戶總算透出曙光,思路頓時活躍起來,口中喃喃自語:"十佳團隊?十佳員工?是啊,我怎么就沒想到這塊呢?"這些評選獎項的制度,他都看過,只是沒放在心里,注意力都放在以績效考核來解決問題,沒想到是拐入歧路,幾乎錯過出口。
周淑敏好奇的問:"是不是有什么問題?除了這兩個獎項,還有不少獎呢,比如優(yōu)秀產品設計師,生產能手,最佳創(chuàng)意,最快進步獎等等,獎金都不低,員工參與的積極性都很高。"
馮潛笑了,真真正正發(fā)自內心的笑,這一刻,他對周淑敏的感激可是真心實意,一道縈繞在心頭,令他寢食難安的難題,終于到破解的時候,興奮不已:"明白,小周,今天可真是幫我一個大忙。約個時間,我和部門所有同事請你吃飯,為你餞行。"
周淑敏不知道馮潛的情緒怎么突然高漲起來,也不知道幫了他什么大忙,只有一頭霧水:"不用這么客氣,我只是想在走之前和大伙好好聚聚,什么時間你定吧。要沒什么事,我先出去。"
馮潛點點頭,含笑看著周淑敏走出去,坐在辦公椅上,打開筆記本電腦,散亂的想法通過指尖流淌,在屏幕上匯集成河,安然淌過張牙舞爪的陷阱,向遠方流去。
看完盧少楠的簡歷,張聞新面無表情:"只是個應屆生,你覺得他適合做培訓主管?"
"雖然是應屆生,但我更看重他的潛力。理論基礎扎實,組織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強,溝通好,說服力強,有沖勁,最重要的是對培訓工作非常感興趣,只要好好培養(yǎng),完全可以勝任。"馮潛信心滿滿的表態(tài),要讓和招聘條件有距離的盧少楠入職,必須先過張聞新這一關。
"但是,培訓主管不是培訓文員,要帶著小團隊挑起培訓這一重擔,對管理能力的要求不低,他行么?這可不是在書本上學得來的。"
張聞新會有什么疑慮,不管是他想到的還是沒想到的,馮潛都替他想好,打仗,可不能打沒把握的仗:"作為學生會的副主席,還組織過幾次大型的活動,至少在人員調配和統(tǒng)籌管理方面,肯定得到過不少鍛煉?,F(xiàn)在的大學生,那些只會讀書,不關心身邊事務的優(yōu)等生,往往適應不了企業(yè)環(huán)境;相反這些積極參與學校和社會互動,提前了解企業(yè),感受企業(yè)的學生,才是值得重點關注的對象。盧少楠符合這個要求,而且他的學習成績也不差,客觀的評價一句,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研究生,他的基礎要比現(xiàn)在部門內的所有員工都好。"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