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細觀察奶牛,從中可學到很多。貼近奶牛留神地觀察,可從判斷其狀況是否正常,或正遭受機能障礙。數(shù)種評分方法,都可顯示奶牛特定品質應得的分數(shù)。蹄部和行動的評分,都是判定腿部和爪部問題的重要指正。運用評分的方法可預防奶牛的跛行,或在早期即能發(fā)現(xiàn)。奶農學會了識別蹄部和行動評分中的信號,在奶牛生產中就會自覺去更多地觀察和發(fā)現(xiàn)。例如:當他們在飼養(yǎng)欄前飼喂奶牛時,必會自覺地去觀察奶牛的背部;或在奶牛去擠奶廳時,會自覺去觀察奶牛行走的步伐隋況。一旦發(fā)現(xiàn)信號,奶農們更容易判斷出奶牛的異常、畸形和變態(tài)等問題。
背部保持平直:健康而無跛行的奶牛,當站立和行走時脊背必平直。有跛行的奶牛,當其行走和站立時,其背部則拱起。跛行最多出現(xiàn)在后蹄,且常見于外側爪部。如站在奶牛身后,即可看見疼痛的后蹄外側爪部,并因而形成奶牛x型腿(膝內彎)姿。也可看見負重過渡的后蹄外側爪部,因而使其兩腿輕微向外伸展。匯集觀察可獲重要信息。就不難對跛行作出判斷。
奶牛蹄部及跛行評分可反映出任何腿和爪部出現(xiàn)的問題。即使后爪負重時,必會使后肢有著正常的姿勢。正常的姿勢顯示:在兩爪之間的趾間間隔,筆直向前方;從奶牛的后部向前看,奶牛的跗關節(jié)是正直向前的。
在實踐中,蹄部評分可作為一種好的工具來使用,但時間也教會我們:奶牛x形腿姿更能衡量趾間皮炎的存在,也較能衡量蹄葉炎及與其緊密相連的趾皮炎。
奶牛行走的評分:行走評分與蹄部評分同樣重要。奶牛的背線(back line),可為疼痛提供大量的信息。實質上行走評分主要取決于對奶牛背線的評價,因為當奶牛行動或站立時,都要看背線是平直或拱起。
行走評分體系分為5類。要求每4~6周對牛群觀測和評分。至少要對占牛群25%的牛只進行評分,才能基本上反映出牛群的情況。當然評分牛只所占比例越高越好,但耗費勞力過多卻又不合算。評分應在平直的地坪上進行,最好是完全沒有滑的表面,或者也可在牧草地上進行。奶牛評分時的行走方式,主要是要順其自然,尤其要絕對避免強制或勉強。
評分1:奶牛站立和行走時背部都是平直的。
評分2:奶牛站立時背平直,但行走時拱背。其步態(tài)稍顯異常。
評分3:奶牛站立和行走時都拱背,但不會致某一特定的蹄受影響。步態(tài)異常,一或多腿又短促
的跨行步態(tài)。須留心照料(修蹄)。
評分4:奶牛站立和行走時都拱背,蹄部有潰瘍或疼痛,但仍能承受一點負重。明白無誤的存在跛行,須正確地照料(修蹄)。
評分5:奶牛站立和行走時都拱背,并不能負重于一蹄。牛嚴重跛行,須立即予以治療(修蹄)。
ls.jpg (170.99 KB, 下載次數(shù):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12-28 17:26 上傳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