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shù)養(yǎng)殖戶最關心的還是乳房炎的問題。因為它在奶牛場的發(fā)病率最高,既影響奶質,又影響產量。等到牛奶結塊,乳房炎已經比較嚴重了,這樣的奶,最后全部都要廢棄掉。 但在發(fā)病的早期,奶牛表現(xiàn)不出乳房紅腫、身體發(fā)熱等明顯癥狀。因此,養(yǎng)殖戶往往以為問題不大,而讓它們帶病堅持工作。雖然,牛場都很重視乳房炎的預防,但越是高產的奶牛,越容易出現(xiàn)問題,這又是為什么呢? 奶牛其實是比較辛苦的動物,一年365天,通常只能休息兩個月左右。可以說牛場的效益都是一把一把擠出來的,因此乳房就成為奶牛生理負擔最重的一個器官。每次的擠奶都會對乳腺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也為病菌入侵提供了機會。因此,乳房炎就成為難以避免又不容易治療的疾病。 是不是得了乳房炎,就沒辦法治了呢?其實用抗生素是可以起到一定效果的,但現(xiàn)在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使得抗生素的使用有嚴格的限制,而且引起乳房炎的病原也是多種多樣,較難判斷,給治療增加很大難度。這樣一來,就要求養(yǎng)殖戶的日常飼養(yǎng)管理,必須更加科學,更加細致。 擠奶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物理過程,奶不是就在乳房里面存著,我們一開開關它就會出來的,而是要啟動泌乳反射。 泌乳反射的啟動,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一個是定時定點地擠奶,形成條件反射;另一種是通過熱敷按摩,給奶牛進一步的刺激,使它產生更強的生理反應。 從啟動開關,到開始擠奶,要保證一分鐘的時間。如果倉促上陣,會對乳房造成磨擦損傷。 而擠奶的過程,大約在八分鐘左右,時間過長,也會引起乳房的損傷感染,進而發(fā)生乳房炎。 其實,要想護理得好,不但時間上有講究,擠奶前后,還要給乳房進行藥浴。 第一次藥浴,把乳頭周圍的細菌殺死。第二次藥浴,在擠完奶之后進行。擠完奶之后,奶眼是張開的,微生物容易進去,乳房容易感染,所以用黏糊的藥浴液,形成一層膜,把奶眼給封起來,保護起來。 本文來源:科技苑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7 22:1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