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頁 飼料 飼料科技 科技動態(tài) 查看內容

體外消化法評定飼料營養(yǎng)價值的研究進展

837 1 來自: 中國農產品加工網(wǎng)
簡介
對各種飼料的營養(yǎng)價值進行準確評定是配制日糧的關鍵。眾所周知,評定飼料的營養(yǎng)價值的方法主要有化學分析法、體內法和體外法。
  以綿羊糞和瘤胃液做菌源,測定了4類(豆科、禾本科、秸稈及青貯)9種粗飼料及3個混粗的中性洗滌纖維的體外消化率,用兩種菌源的可發(fā)酵纖維指數(shù)對這些粗飼料的纖維品質進行了評定。通過體外試驗分別研究36、72、144、216、324和450毫克/L6個水平的大豆肽、玉米肽和瘤胃液肽在瘤胃微生物培養(yǎng)液中的降解規(guī)律。應用體外尼龍袋發(fā)酵技術,研究了奶牛日糧不同來源氮和碳水化合物及其比例對干物質體外降解率的影響。結果表明,過量補充尿素及隨著日糧中淀粉和蔗糖比例的增加,日糧干物質的體外降解率均下降。通過體外消化法研究微生物添加劑與尿素對青貯玉米釋放脂肪酸的影響,結果表明,微生物青貯添加劑與尿素都能提高青貯飼料消化后揮發(fā)性脂肪酸含量,且二者共同使用效果更好。采用體外法比較研究了不同干燥方法對盛世紫花苜蓿、環(huán)峽南苜蓿、特高多花黑麥草體外消化率的影響,結果表明,噴化學干燥劑提高其體外消化率上效果顯著。

  體外消化應用存在的問題

  動物體內的消化過程是復雜的、高度精密和完整的體系,是通過神經和激素調控對各種刺激發(fā)生反應的動態(tài)過程。在動物體外精確模擬體內消化系統(tǒng)復雜的消化吸收過程非常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主要原因是許多體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或物理過程在體外是無法模擬的,如日糧纖維對于食糜通過消化道速率的影響;抗營養(yǎng)因子對體內養(yǎng)分消化和吸收過程的影響;蛋白質和氨基酸內源損失對蛋白質和氨基酸表觀消化率的影響,至于消化道內微生物之間復雜的互作關系更無法在體外試驗中模擬。體外測定方法也很難將影響體內消化率的變異因素充分考慮進去。

  在實際應用中很難將體外消化率估測值與體內消化率測定值直接進行比較,因為體外法測定飼料可消化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大多采用差值法,即用原料蛋白質和氨基酸總含量減去消化后殘渣中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除去空白殘渣中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兩者差值即為可消化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此法將可溶解的蛋白質作為已被消化的蛋白質來考慮,實際并非如此,有些可溶解的蛋白質是不被動物吸收利用的,因此導致體外消化率的估測值高于體內測定值。另外,體內消化率通常指的是全消化率,而體外消化法一般模擬前消化道消化過程,而后段消化道中微生物對未被前段消化道消化的蛋白質產生影響,這會造成體外消化率估測值偏低;其次體內消化過程中排泄物中氨基酸除主要來源于消化食糜外,還有一部分來自腸道代謝產物,包括腸道分泌物、腸細胞脫落、腸黏膜蛋白等,這些代謝產物中的氨基酸含量會影響飼料氨基酸的測定,這也會造成體外消化率估測值偏低。

  因此,體外法在應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體外消化方法中所采用的酶制劑種類及組合方式應盡可能與體內消化反應保持一致,以便更準確地模擬體內消化過程,如采用多酶制劑(包含蛋白酶、脂肪酶、肽酶和碳水化合物酶等)可以充分考慮其他營養(yǎng)素代謝對蛋白質和氨基酸消化率的影響。②酶與底物的濃度比,酶的特異性以及酶的活性也應該與體內保持一致,如體外消化中使用的胃蛋白酶濃度過高,則劣質蛋白也能被完全消化,相反胃蛋白酶濃度過低,則蛋白質未被完全消化。③孵育溫度和pH值需要調整到與體內一致的水平。④酶的濃度以及孵育時間應隨所模擬體內條件進行調整,使之盡可能接近體內條件。⑤為避免可能存在的消化產物對酶促反應的抑制作用,消化終產物應盡快與未消化物質分離。⑥應注意樣品重量和粒度對消化率的影響。⑦考慮激素對營養(yǎng)成分消化的影響。

  體外消化測定法應用前景

  由上可知體外消化測定法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許多局限性,但這并不意味著對于體外法的研究沒有意義,相反體外消化測定技術在評定飼料價值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

  體外消化測定技術經過幾十年歷史已有很大發(fā)展,未來體外消化測定技術的發(fā)展方向是:由簡單向復雜,由單酶向多酶,由密閉靜態(tài)孵育體系向動態(tài)透析孵育體系,由動物消化液(小腸液和瘤胃液)向商品酶制劑(胃蛋白酶制劑、胰酶制劑和微生物纖維降解酶),從只能估測干物質和蛋白質營養(yǎng)價值到還能估測鈣磷、粗纖維等物質的營養(yǎng)價值發(fā)展的趨勢。體外消化測定技術不斷發(fā)展的目的是為了能更簡便、快速、準確地估測體內消化率,從而更科學地評定飼料營養(yǎng)價值。

  總之,體外消化測定法是一種極具潛力的飼料營養(yǎng)價值評定方法,可較好地比較飼料消化性的優(yōu)劣,并能通過消化率差值法研究日糧養(yǎng)分攝入量對內源養(yǎng)分排泄量的相對影響,只要在實際應用中將干擾體內消化率測定結果的因素盡可能考慮周全,并將其影響量化到所建立的回歸方程中,就可以得出較為準確的體內消化率估測值。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12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1

已閱

支持

超贊

剛表態(tài)過的朋友 (1 人)

您可能感興趣
    發(fā)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2007203096 2011-4-18 11:23
    動物營養(yǎng)國家重點實驗室有仿生消化儀,那對體外消化有很多研究,也發(fā)表很多文章。

    查看全部評論(1)

    發(fā)布主題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19 00:0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