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絡上,收集到樊博士的高論如下: 一、樊福好博士論乳仔豬腹瀉 關于初生仔豬腹瀉的問題,大家討論了很多,也爭論了很久。我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參考,不一定正確,只是希望能啟發(fā)大家的思路,請原諒本人的造次。蛋白質和糖類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物質,所謂一陰一陽,蛋白呈寒性,糖呈熱性。機體體質寒涼時,則仔豬蛋白消化不良;或者當母豬體質寒涼時,蛋白也消化不良,乳汁就成了排泄器官,而不僅僅是泌乳器官。仔豬腹瀉的原因是母乳中的乳蛋白含量過高,而仔豬的肝臟和腎臟受損導致蛋白消化不全,所以,胃中會出現(xiàn)較多的凝乳塊。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的存在和寒涼的環(huán)境溫度又成了仔豬腹瀉的刺激因素和幫兇,解決腹瀉問題,必須解決母豬的蛋白過剩問題,解決母豬的免疫抑制問題,即母豬的蛋白消化能力低下問題。根據(jù)健康評價的結果,當母豬群的免疫抑制指數(shù)超過45時,仔豬腹瀉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 也許有人問,為何用自家苗有效呢?無論自家苗中是否含有PED抗原,只要是組織滅活勻漿物,都會刺激機體的自體免疫學反應,機體體質在一定程度上轉變?yōu)闇責釥顟B(tài),臨時動員了機體的免疫功能和消化功能。所以,仔豬不腹瀉了,自體免疫學反應才是起因,而與所謂的滅活PED病原沒有任何關系。當天氣轉暖時,母豬的消化蛋白能力就提高了,大部分豬場的仔豬腹瀉就停止了。當然有一些頑固的豬場還在使用高蛋白飼料和傷害肝臟的藥物,所以,即使到了5、6月份,仔豬還在腹瀉。只有當那些母豬乳汁中含有較多的乳糖和較少的乳蛋白時,寄養(yǎng)過來的仔豬才不會不再腹瀉。 以上所說,只是我一廂情愿的假想,不當之處,敬請海涵。 一般人認為,豬豬拉稀就是腹瀉,腹瀉就是拉稀,其實不是這樣的。 第一,從程度上看,拉稀是指糞便不成形,落地即散,有一定的流動性。腹瀉時的腹瀉物呈水樣,流動性更強。 第二,從次數(shù)上看,拉稀的次數(shù)每天在兩次以內,腹瀉的次數(shù)每天在三次以上。 第三,從部位來看,拉稀往往與脾胃虛弱有關,腹瀉往往與大腸功能失調有關。 第四,從治療方法上來看,拉稀時要健脾胃;腹瀉時要調腸道。 第五,從顏色上看,拉稀的糞便呈黃色或淡黃色,腹瀉的糞便呈灰色或灰白色。 第六,從氣味上看,拉稀的糞便呈酸敗味(不建議親自品嘗),腹瀉的糞便呈現(xiàn)惡臭,粘膩。 第七,從機理上看,拉稀是因為營養(yǎng)指數(shù)低,腹瀉是因為毒素蓄積指數(shù)高。前者因為蛋白不夠,后者是因為毒素過高。 第八,最可怕的情況是,拉稀與腹瀉同時發(fā)生。這時候,只有死路一條。 第九,另外,如果豬群坐臥不安,糞便稀薄,顏色發(fā)黑,這不是拉稀,也不是腹瀉,叫“拉肚子”。這時候,豬的肚子痛或肚子疼。 第十,拉稀是吃了才拉,腹瀉是不吃也拉。 第十一,拉稀是動了才拉,腹瀉是動靜都拉。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液為主癥;泄瀉以排便次數(shù)增多,糞便稀溏,甚至如水樣為主癥,泄瀉亦有腹痛癥,但多與腸鳴脘脹同時出現(xiàn),其痛便后即減;而痢疾之腹痛是與里急后重同時出現(xiàn),其痛便后不減。瀉痢兩者,可以相互轉化,有先瀉轉痢者,亦有先痢轉瀉者,故臨床見癥有同有異。痢疾的部位不在胃,也不在大腸,在小腸。拉稀和腹瀉,辨證施治很重要!——樊福好(等)。 二、能量代謝與基礎體溫的關系 最近關注能量代謝,結合fan's系統(tǒng)測量到基礎體溫曲線,結合這個帖子:基礎體溫曲線的意義,對不同能量載體在動物體內代謝機制以及他們的代謝動力學表現(xiàn),參考樊博士的高論,結合6月21日新疆會議時大臺農章總的經(jīng)驗:中大豬飼料如果蛋白質偏高,能量偏低,則采食量不會高,但是體型好,料肉比低。用淀粉提高能量,采食量才會高,用油脂無效。 原來大家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感覺,都集中在能量載體和他們的代謝規(guī)律上面了,它們表現(xiàn)出來的表象,被樊博士和章總捕捉到了,他們都是十分敏感的人,并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實際上就是大家觀察到的相同的代謝規(guī)律。 相對而言淀粉供能被全面氧化,產生二氧化碳,哺乳期大量消耗蛋白質供能產奶,代謝產物很多是酮體,因為氨基酸很多時候不是充分氧化,相對于淀粉而言,蛋白質作為能量載體代謝更加緩慢,也就是產生了很低的基礎體溫,也就是樊博士的偏于寒涼體質。 大量的奶水中的酮體,就是樊博士說的:蛋白呈寒性,糖呈熱性。機體體質寒涼時,則仔豬蛋白消化不良;或者當母豬體質寒涼時,蛋白也消化不良,乳汁就成了排泄器官。--不是蛋白質,是蛋白質代謝產物導致的乳豬腹瀉。因此哺乳母豬能量供應體系做好很關鍵。 我們吃肉耐餓,吃米飯不耐餓,實際上就是大米這類快速代謝淀粉,飯后很快提高機體體溫,加速體內酶類活動,但是淀粉很快消耗了(部分作為糖原儲存,部分作為體溫散失--所以基礎體溫曲線會高),感覺不持久,相對于淀粉供能,蛋白質供能更加緩慢持久。 這也就是章總觀察到的飼料蛋白含量高了,采食量受到抑制---我們說動物為能而食,應該是代謝過程中,不再產生能量了,就會感覺到饑餓。用淀粉供能,一般短期內消耗光了淀粉,同時提高基礎體溫之后,還會感覺饑餓,再次引發(fā)采食行為。用多余蛋白質供能,相對于淀粉,代謝很慢,能效很長,不會覺得饑餓,也就是章總的觀察,采食量上不去。 三、引發(fā)豬飼料設計的兩個方案: 1、乳仔豬階段,盡量用快速代謝淀粉、糊精、葡萄糖類提供能量,除了保持能量需求外,還維持較高體溫,加速體內各類酶活力,增加代謝速率和各類免疫應答,表觀顯示這樣的狀態(tài),乳仔豬免疫力強,樊博士說的:只要是組織滅活勻漿物,都會刺激機體的自體免疫學反應,機體體質在一定程度上轉變?yōu)闇責釥顟B(tài),臨時動員了機體的免疫功能和消化功能 乳仔豬階段需要成活率,這個方案相對來說成活率更高。 盡管,乳仔豬階段蛋白效率最高,從經(jīng)濟學上更高的飼料蛋白質獲益更大,但是蛋白質供能,能量代謝緩慢,表現(xiàn)出來免疫應答差,實際上,這個階段,需要高消化率的蛋白質,而不是常規(guī)的豆粕。用了高消化率蛋白質,增加蛋白質沉積而不是消耗蛋白質供能,并且把蛋白質與能量代謝同步。樊博士的觀點就不成立了,就會取得更大的經(jīng)濟效益。 2、中大豬階段,我們需要更多的料肉比和胴體品質,過度追求采食量整體經(jīng)濟性能并不會好。所以,通過章總的觀察,結合福建閩科況總的產品思路,中后期適當提高蛋白質,降低淀粉用量,換來的經(jīng)濟效率才是最合適的。 以上討論,我一直在回避脂肪問題,實際上,用了脂肪,乳仔豬,中大豬,母豬的生產性能才會達到經(jīng)濟效益最大化。 我們討論到能量,要細分到能量載體以及他們的體內代謝規(guī)律,能量代謝動力學的研究,必將給我們畜牧業(yè)帶來更好的經(jīng)濟效益。 來自:畜牧人論壇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6 20:2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