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樓
發(fā)表于 2007-10-15 07:50:46
|
只看該作者
"前一段時間地塞米松在高熱病的治療上面引起了好些網(wǎng)友的爭論。地塞米松的作用,簡單說就是低劑量下抑制炎癥反應,高劑量下免疫抑制。實驗證明豬對地塞米松的免疫抑制效應是不敏感的,用2mg/kg體重的用量不能引起明顯的免疫抑制。但是這個實驗是用健康豬做的,在發(fā)病的豬,特別是長期用藥的時候,是否也一樣不引起免疫抑制,這是不知道的。"
我談談我對地米的看法。我是搞基層實踐工作的,沒有條件做一些試驗性的東西,所用的藥物都是根據(jù)廠家推薦和藥物基本理論與配伍知識來應用的。在實踐中,也許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得到這樣一個經(jīng)驗:產(chǎn)前15天以內(nèi)的母豬注射5-10毫克地塞米松,連續(xù)用3、4天(治療母豬產(chǎn)前不吃食,發(fā)燒等?。苌僖姷侥肛i流產(chǎn),這個與理論中的懷孕母豬禁止用地塞米松,容易引起流產(chǎn),有著出入。而且我把這個經(jīng)驗在與一些獸醫(yī)交流的時候,被那些獸醫(yī)一頓批評。但是我還是覺得,實踐和理論是有區(qū)別的,不能一概而論,我用地米治療產(chǎn)前母豬疾病,也不是一例兩例了,所以別人不認可的東西,不一定就不能用,關鍵在于實踐的效果最有說服力。
關于地塞米松的那個帖子,說用地米死亡的豬最多。這個觀點我不贊同,從人的“非典”用大劑量的地米等激素類藥物,來控制肺部癥狀效果很好,豬的混合感染中難道就不能用地米?豬的混感形成所謂的高熱病,養(yǎng)殖戶用地米被看到了,其它的藥物劑量與種類以及疾病的損害的程度,為什么就忽略了?而專門把地米拿出來,認為用地米是死亡高的原因?我自己認為,有些豬的死亡是人為的藥物劑量過大(中毒),或者沒分清楚什么情況就把疫苗給緊急注射了,造成死亡更高。豬得“高熱”后,內(nèi)臟器官損害程度很大,實質(zhì)器官的損害,在用藥物的時候,藥物排出途徑受到限制,本身毒性不大藥物,也會形成蓄積而中毒,這個就是所謂的“雪上加霜”吧。
我自己的一點不成熟的看法,歡迎大家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