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豬咬腿
配種員讓公豬咬腿,可以說是很不體面的事了。因為公豬與人是友好的,一般不會攻擊人,只有在飼養(yǎng)人員侵害了它的權利后才會做出反映。被公豬咬傷一般出現在以下幾種情況:
1、經常粗暴對等公豬的飼養(yǎng)員在清糞時;
2、配種時,強行把公豬從母豬身上拉下時;
3、人工采精時手法不對,使公豬有疼痛感時;
4、兩公豬打架,飼養(yǎng)員拉架,但方法不對時;
5、趨趕公豬時,離公豬過于靠近。
以上情況,只要飼養(yǎng)人員善待公豬,工作時注意方式,一般不會出現公豬咬人的現象。
二、肥豬鉆襠
出售肥豬時,趕豬方法不對,面對被趕急了的肥豬,正面站立阻擋,豬會從人的襠下鉆過,常將人拱翻摔傷。對于一個飼養(yǎng)員來說,不注意趕豬技巧,也是一個教訓。
如果飼養(yǎng)員蹲在地下攔豬,效果會大不一樣。
三、打針打手
獸醫(yī)或飼養(yǎng)員給豬注射時,由于手法不熟練,將針頭打到自己手上,受傷不說,還被領導訓斥,可算是丟人的了。
豬場的操作既有技術含量,更需要長期鍛煉,熟能生巧。
四、殺出小豬
豬場為職工改善伙食,從后備豬中選未孕豬宰殺,但卻殺出了肚里的小豬,那時的臉真是沒地方放了。
缺乏記錄,管理松散是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只要通過嚴格管理,仔細挑選,就可能將這一問題避免。
五、賣豬錯磅
賣豬時,虧了份量,自己的人,自己的磅稱,出了這樣的事真窩囊,比曹操殺掉蔡帽張允還要窩囊。
一是要經常檢查磅秤,防止出錯,如生銹、凍結、墊物等;二是要對賣出的豬心中有數,常賣豬的人對每批豬的重量能估計差不多;三是互相監(jiān)督,場內幾個相關人員同時在場,這種情況很少出現。
六、繞床抓豬
產房里小豬跳到地下,飼養(yǎng)員圍著產床抓小豬,人在過道跑,小豬在床下鉆,半天抓不住,生氣時真想抓住把小豬摔死。
這是方法不對,如果將該小豬同窩的小豬放到地下,一手牢牢抓住,蹲在地下,跳下的小豬見到同伴會主動過來親近,待期靠近時,迅速出手將小豬抓住。因為小豬視覺遲鈍,遠沒有人的反映快,這一辦法十分管用。
七、工資算錯
一個豬場老板為提高職工積極性,制定了效益工資,職工的積極性大大提高,生產也有明顯好轉。但過一段后,又出現消極現象。因為肥豬飼養(yǎng)員成活率標準是98%,每月死不少豬,計算時也沒超過死亡標準,職工可拿到不少工資;而其它產房、保育飼養(yǎng)員費力很大卻工資很低,情緒低落。后來細查,是工資制定時出錯,對肥豬飼養(yǎng)來說,全期成活率98%屬正常,但計算時卻是按月成活率計算工資的;豬的育肥期多在三月以上,按月計算成活率應是100%-(100%-98%)/3=99.3%,如果按98%計算,育肥飼養(yǎng)員占了便宜,場里多花了錢,飼養(yǎng)員的情緒也沒調動起來。這樣的老板也夠丟人的。
八、空豬上床
讓沒有懷孕的母豬上產床產仔,是場內技術人員和飼養(yǎng)員的丟人事。犯這么低級的錯誤,如果是新飼養(yǎng)員尚可原諒,但這樣的問題也常出在老技術員和老飼養(yǎng)員身上。老板批評不說,自己也臉上無光。
豬場管理要注重細節(jié),最大的細節(jié)是職工的責任心,只要用心去工作,上面的事情會大大減少。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