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歷史,只不過大多平淡無奇,或者沒有驚天動地的人物,不提也罷。光輝燦爛的歷史是炫耀的資本,而歷史畢竟是人成就的,于是,大家都上天入地、不遺余力地尋找值得炫耀的人,有個縣不是從故紙堆里把以前歷任的縣長都翻出來了么?
學校里值得炫耀的是學生,而且是好學生。好學生是學校的歷史,而差學生則把學校當作歷史。從這個角度來看,南開中學是光芒萬丈的,學生中先后出了周恩來和溫家寶兩任總理,9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和40余位部長,最后是50幾位科學家,哦,對了,最后還有文化人曹禺。
從校史中所列的人物排列順序看,所謂好學生首先是當了官的,大官自然排在前面,排完了,下面是科學家、教育家和文化藝術界人士,如果有掙了錢的大商人,肯定是要排在科學家、教育家和知名文化人的前面。
好學生的前提是知名的,不管是以前成名的耆宿還是現(xiàn)在成名的新秀。合肥一中老是喜歡以楊振寧為榜樣,當然作為榜樣的是他的物理學和他的諾貝爾獎,而對他在82歲高齡的時候還娶了28歲的女生翁帆諱莫如深,這不是驕傲,當然,這也是私人的事;合肥六中也急切地想找到個把兩個有名望的,以彌補今年高考沒有狀元的缺憾,終于找到了,以前六中有個畢業(yè)生叫余聲,今年獲得了第59屆世界小姐中國總決賽冠軍,六中將她請回來勵志了一回。
好學生中自然沒有好木匠,好工人,好農夫,好老師,因為這些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在成名的學生面前自然屬于差生,至少不杰出,販夫走卒不值一哂。而且人數(shù)眾多,不大可能一一樹碑立傳。然而,社會卻是由這些普普通通的人組成了,他們創(chuàng)造著歷史,但是歷史不記載他們。學校記不住他們,他們卻將學校放在心里最神圣的地方,走到哪兒都自豪地說,我是××學校的學生。
這不能不令人心酸。卑微的普通人走到哪兒都卑微,就像一株小草被人任意踐踏。學校不能目空無人,再踏上一腳,而應該予以關注的目光,將她扶起來,幫助她成長。
教育的本質是讓人變化,幫助一個人成長。從這個角度來說,學校應該面向每一人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幫助每一個學生不斷地完善自己,而不能只將目光投向僅僅是占很小百分比的好學生。
每一個學生都是好學生。他們走向社會以后,不管在哪一個行業(yè)發(fā)展,學校都應該積極關注,將他們寫進學校的歷史。
就像一位美國總統(tǒng)母親說的:我為我的總統(tǒng)兒子而自豪,我同樣為另一位在家種菜的兒子而自豪。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