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的煮制就是對肉進行熱加工的過程,加熱的方式有用水加熱、蒸汽加熱等,其目的是改善肉的感官性質,使肉黏著、凝固,產(chǎn)生與生肉不同的硬度、齒感、彈力等物理變化,以固定制品的形態(tài),使制品可以切成片狀;使制品產(chǎn)生特有的風味、達到熟制;殺死微生物和寄生蟲,提高制品的耐保存性;穩(wěn)定肉的色澤。
肉在煮制過程中的變化有七個方面:
?、偃庠诩訜釙r重量減輕、肉質收縮變硬或軟化;
?、诩∪獾鞍踪|的熱變性。肉在加熱煮制過程中,肌肉蛋白質發(fā)生熱變性而凝固,引起肉汁分離、體積縮小、變硬;
?、壑镜淖兓?。加熱時脂肪溶化,包圍脂肪滴的結締組織由于受熱收縮使脂肪細胞受到較大的壓力,細胞膜破裂,脂肪溶化流出。隨著脂肪的溶化,釋放出某些與脂肪相關聯(lián)的揮發(fā)性化合物,這些物質給肉和湯增補了香氣;
?、芙Y締組織的變化。結締組織在加熱中的變化,對加工制品的形狀、韌性等有重要的意義。肌肉中結締組織含量多,肉質堅韌,但在70℃以上水中長時間煮制,結締組織多的反而比結締組織少的肉質柔嫩,這是由于此時結締組織受熱軟化的程度對肉的柔軟起著主導作用;
?、蒿L味的變化。生肉的風味是很弱的,但是加熱之后,不同種類動物肉產(chǎn)生很強的特有風味,通常認為是由于加熱導致肉中的水溶性成分和脂肪的變化所形成;
?、藿鑫锏淖兓?。在煮制時浸出物的成分是復雜的,其中主要是含氮浸出物、游離的氨基酸、尿素、肽的衍生物等;⑦顏色的變化。當肉溫在60℃以下時,肉色幾乎不發(fā)生明顯變化,65~70℃時,肉變成桃紅色,再提高溫度則變?yōu)榈t色,在75℃以上時,則完全變?yōu)楹稚?br />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