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ze=4][p=30, 2, left][font=楷體]作者:張偉俊[/p][p=30, 2, left]前不久,一位珠三角某地的老板“慕名而來”,盛情邀請我為他做教練。我告訴他,我得先到他的公司去“實地考察”并在此基礎上兩人“促膝長談”,然后才能決定是否為他提供教練服務。于是,幾天前,我應邀列席了他的公司年會。在認真聽完了老板的長篇講話之后,我找高管們一一談話。“你如何評價老板的演講?”他們的回答不外乎“不錯啊”、“還好啦”、“挺受啟發(fā)的”之類。我來勁了。我可是“親耳聆聽”了老板的每一句“廣式普通話”,并在會場上實地觀察了那些高管的面部表情的。我有99%的把握說,他們給我的反饋99%都是假話。我追問:“那你從老板一小時的講話中學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鼓舞人心或促使你深入思考的東西?”這一問,人人表情尷尬,支支吾吾地說不出一點像樣的東西來。一不做,二不休,我索性告知:“我是通過邀請你評價老板演講這一手段來評價你的。這樣,請給老板的演講打個分吧?!遍L話短說,我總共找了七八個人,最后得到的最低分為10分,最高分為70分,平均約為40分 。[/p][p=30, 2, left]過去幾年,像這樣的情況我遇到不少??偨Y(jié)起來,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幾乎可被稱為規(guī)律的現(xiàn)象。在公司的大小會議上,在各種公眾場合中,幾乎沒有一個人會與一把手“唱反調(diào)”。這在民營企業(yè)中尤甚。當老板征詢意見時,大家不是滿臉堆笑地點頭贊同,便是爭先恐后地大唱贊歌。然而,當我與高管們個別交流時,聽到的卻是大量的抱怨、滿腹的牢騷,甚至是對老板犀利的分析和無情的鞭撻(當然這是在高管們了解了我的“總裁教練”工作的特殊性質(zhì)、并對我個人產(chǎn)生了信任之后)。對比如此鮮明,有時你甚至會懷疑他們背后所指的和當面所對的是否是同一個老板。[/p][p=30, 2, left]老板長期聽不到真實、不同的意見,后果是嚴重的。先說個極端案例吧。上世紀80年代,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曾就空難事故中人的因素做過深入的調(diào)查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導致飛機墜毀的錯誤無一例外,都是團隊協(xié)作和溝通出了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面對那些獨斷型的駕駛員,副駕駛和領航員不愿提供不同意見,有時甚至連相關信息都不提供。當然,副手們這種沉默的代價是異常慘痛的。我的一位韓國朋友也告訴過我類似的故事。上世紀末,韓國航空公司的空難事故率是全球最高的。調(diào)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主要原因是那些從部隊轉(zhuǎn)業(yè)的駕駛員專橫獨斷,不愿意或不善于聽取下屬意見,以致于駕駛員與駕駛團隊的其他成員之間的溝通產(chǎn)生嚴重障礙,最后造成機毀人亡。[/p][p=30, 2, left]在企業(yè)里,下屬與老板因溝通問題而導致的麻煩,雖然不像NASA和韓國航空公司那樣“致命”,但也足以導致一個企業(yè)的成長受阻或逐漸衰敗。假如老板整天被掌聲和鮮花包圍著,長期聽不到一句“負面的真話”,要他不被勝利沖昏頭腦,也太強人所難了。記得當年史玉柱因為“巨人”的成功而忘乎所以、大肆擴張時,他手下和周圍很多人都擔心、都反對,可沒有一個人真正站出來勸阻他。當他大勢已去、充滿悔意時,才有一位德高望重者在猶豫多次后送了一首打油詩給他:“不顧血本,渴求虛榮;惡性膨脹,人財兩空;大事不精,小事不細;如此寨主,豈能成功?!笔酚裰盏胶?,當即就把它掛到辦公室墻上去了。試想,要是那位先生和其他人早點給史玉柱提個醒,說些批評、建議類的“難聽的話”,或許他不至于從“首富”變?yōu)椤笆棕摗??[/p][p=30, 2, left]再回到本文開頭的案例。大家明明知道老板在年會上講得很“掉價”,與他一把手的身份、公司在行業(yè)內(nèi)的地位和五星級酒店的豪華排場難以吻合,卻沒有一個人敢于或愿意把大家的真實看法告訴老總。相比較而言,這些保持沉默的人尚屬“良民”。更有一些“抬轎子”、“吹喇叭”的“刁民”,他們還會在這種時候特意跑到老板面前去“叫好”:“您說得太好了,很久沒有聽到這樣有高度的演講了”;“您的講話讓我們明白了今后前進的方向,讓我們的工作有了新的動力”等等。我這個“離老板最近”的“貼身服務者”,每每遭遇這等逢迎拍馬的“行家里手”而又不能發(fā)作時,渾身都起雞皮疙瘩。我以為,假如我們把那些緘口不語的人當作明哲保身者、膽小如鼠者來看的話,那么,完全可以把那些潛心、執(zhí)意抬轎子和吹喇叭的人視為“火上澆油”或“助紂為虐”。當然,除了老板,周圍明智的人都看得明白:拍馬屁的人往往是為了騎馬,抬轎子的人常常是為了自己有朝一日也坐上轎子。有時我會想,要是自己也處于大多數(shù)教練對象的人文環(huán)境或文化氛圍中,久而久之,要保持自知之明而不自我陶醉,始終能清醒地分清那些是逆耳的“忠言”,那些是“順耳”的“馬屁”,可真是“比登天還難”!這恐怕就是所謂“人性的弱點”吧?[/p][p=30, 2, left]最近我參加了一個培訓班,讓我在這方面的認識又有所“升華”。一位年逾花甲的英國教授去東南亞授課,順道來中國待幾天,他請某咨詢公司幫助找五六只“小白鼠”,讓他把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做些實驗性推廣,聽聽大家的反饋,以便回歐洲后設計培訓課程。誰知道主辦方經(jīng)濟利益掛帥,把實驗課程變成了生財之道:五六名免費的研討參與者變成了五六十名繳費的標準學員。老外不知底細,聽說大家是“慕名而來”,他老人家也就照單全收了,也許是無意識中滿足了他的虛榮心吧??扇煜聛?,學員們?nèi)济靼琢?,這課程純屬“實驗”,老外一點也沒“謙虛”。好些內(nèi)容,教授自己都沒搞明白,以其昏昏,哪能使人昭昭?有意思的是,許多人在私下大呼上當,可當英國教授在實驗結(jié)束后征求反饋意見、懇請大家“批評指正”時,他們不但不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還爭先恐后地稱贊那個實驗,把它說得如花似玉,燦爛無比。結(jié)果英國教授被“中國馬屁”給徹底擊敗,當初頗為“耳順”的花甲老人當場激動不已地表示,要把這個課程(他已經(jīng)不稱其為“實驗”了)盡快推向全球,因為它已經(jīng)在中國得到了驗證。這不是明擺著是坑害人家教授嗎?[/p][p=30, 2, left]事后我思考良久,我們中國的學員為什么如此大拍、特拍“洋教頭”的馬屁?這里沒有政治壓力、經(jīng)濟利益參與其中,為什么大家還是不說實話?或許,對上司、對權(quán)威,只說他們愛聽的好話,不說帶有“刺激性”的實話,已經(jīng)成為融化到我們血肉里的習慣,或已經(jīng)成為我們的“集體無意識”。君不見,日常生活中,阿諛逢迎、溜須拍馬者幾乎處處可見,可要找一個敢于“犯顏直諫”的“忠臣”,會有多難?[/p][p=30, 2, left]有人說,有什么樣的老板,就會有什么樣的高管。我以為,也可以倒過來說:有什么樣的管理團隊,就會有什么樣的一把手?!盎实鄣男卵b”,不就是大臣們給穿上的嗎?[/p][p=30, 2, left]回到文章開頭的故事。在年會結(jié)束后與老板的交流中,我把對高管們做簡短訪談的實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當然把具體的人名都隱去了)。通過兩小時的“體驗性教練會談”(教練合同還未簽呢),已經(jīng)對自己的年會演講后悔莫及并對其背后的問題實質(zhì)有深刻認識的老板,沉思良久后一字一句地說:“那些給我打最低分的高管才是真有水平的。但愿以后他們能當面告訴我。當然,我已明白,他們會不會對我說實話,主要取決于我?!盵/font][/p][/size] |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quán)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