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去年中國第一次超過美國,成為農產品(5.41,-0.13,-2.35%)最大的進口國,同時出口也有所增加。
本社根據世貿組織發(fā)布的數據計算的結果表明,食品和飲料進口額從2010年的1083億美元增至2011年的1447億美元,增長34%。數據顯示,中國的出口增長25%,達到646億美元,超過加拿大,居世界第六位。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增長推動了對大豆和玉米的需求。城市化加劇了中國的水和土地資源短缺,進一步刺激了全球農作物價格的上升,干旱導致供應減少更加劇了價格上漲。
從事大宗商品研究的李強說:“不管是大米、小麥還是大豆,中國的需求都非常大,而且只會越來越大,因為在城市化進程中,中國無法生產足夠的農產品?!彼f,中國往往更愿意進口未加工的農產品來飼養(yǎng)牲畜,而不是進口加工過的農產品。
李說,美國一直是農作物的凈出口國,而中國的出口雖然在增加,但要少于進口。本社根據世貿組織的數據計算得出,中國去年的凈進口額為801億美元,而美國的凈出口為310億美元。
根據美國農業(yè)部的數據,在截至9月30日的銷售年度,中國的大豆進口將比2005年增長一倍多,達到5800萬噸,約占全球總貿易量的60%。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去年大米進口比2010年增長58%,糖的進口增長65%。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大豆價格今年上漲38%,由于美國中西部地區(qū)遭遇數十年以來最嚴重的干旱,玉米價格上漲16%。9月4日,大豆價格再創(chuàng)新高,達到每蒲式耳17.89美元,8月10日玉米價格達到8.49美元的有史以來最高點。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