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50|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完美”的管理

[復制鏈接]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3-1-5 00:28: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時候,公司管理不規(guī)范、運作混亂自有好處,在特定的階段里,只有殘缺才是美。 [size=3]    作為個體的集合,組織就如一個大樹林,不同的鳥兒聚在其中,構(gòu)成了一個復雜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面對于此,有效管理決不是一個單純過程,它應當具有針對性、包容性和靈活性,否則,管理就喪失了它的本質(zhì)意義。 [/size]
[size=3]    [b]水至清則無魚[/b] [/size]
[size=3]    有一個故事:在日本的一家動物園,有位飼養(yǎng)員特別愛干凈,對動物也特別有愛心,每天都把小動物住的小屋打掃得干干凈凈。結(jié)果呢,那些小動物一點也不領他的情,在干凈舒適的環(huán)境里,動物們開始慢慢萎靡不振了,有的厭食消瘦,有的生病拒食,有的甚至死了。原因是什么?后來,通過觀察才發(fā)現(xiàn),那些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有的喜歡聞到那混濁的騷氣,有的看到自己的糞便反而感到安全等等。這個故事就說明了一個道理,有效的管理必須針對組織內(nèi)個體的需求,包容個體的差異性,并在此基礎上靈活應對、多元管理。假如像故事中的飼養(yǎng)員那樣,無視個體的差異,一味求看似完美的統(tǒng)一,這樣的組織最終一定會因抹殺了個體的個性而導致組織的解體或僵死。 [/size]
[size=3]    作為組織的一個類型,企業(yè)就其性質(zhì)而言,一方面具有經(jīng)濟屬性,唯求其利;另一方面有具有社會屬性,即企業(yè)也是由具有不同性格、不同需求、不同地位、不同生活經(jīng)歷和習慣的,活生生的“人”組合在一起;不可否認,社會的混合性、庸俗性、復雜性同時被包容其中,構(gòu)成了這個復雜的組織環(huán)境??梢韵胂?,在這個環(huán)境里,祈求一個稱心如意的狀態(tài),達到一個理想的完美境界,幾乎是異想天開。僅舉公司電話私用現(xiàn)象:70%的電話可能在被私人占用,你若想根除的話,可能你要被先根除。倒不如實實在在根據(jù)人們的習性和人的不同需求,因勢利導,逐步改善,平和穩(wěn)健,力求降低私用率罷了。 [/size]
[size=3]    俗話說得好,水至清則無魚。魚缸里的水雖然清澈見底,但生長在其中的魚長不大,活不長。江海的水雖然混濁,卻能夠容納更多更大的魚。從管理學的原理來看,組織的方方面面留有余地,互存不良,反而順理成章,河蟹有序。當你想水清一點,不妨渾一點;想圖快一點,不如慢一點;想求好一點,不如差一點,這可能就是殘缺美在管理實踐中的表現(xiàn)吧。 [/size]
[size=3]    [b]管理的重心則在于培育企業(yè)的自我凈化能力[/b] [/size]
[size=3]    但是否由于組織內(nèi)個體的差異性、整體的不完美性客觀存在,管理者追求改善的努力就會一無“適”處了呢?其實不然。管理的有效性恰恰體現(xiàn)在通過管理,使組織具備自我凈化、自我改善的功能上。 [/size]
[size=3]    記得上小學的時侯,每天都要經(jīng)過一條小河。每到傍晚,那里的村民,不管男女老少都會聚在河邊,洗刷物件。到了夏天的時候,河濱里更是熱鬧,洗的洗、刷的刷、游的游,把河里的水搞得一片歡騰。每當人們洗刷完畢離開河邊之時,河里已是混濁一片了??善孥E總是每天在發(fā)生。當你第二天清晨再經(jīng)過那里的時候,你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河水依舊是那么的寧靜和清澈!那時,幼小的我產(chǎn)生疑問:河里的水怎么會在清晨變得清澈、透明?后來,等自己大了,學到的知識多了,就自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河水是活的,具有多種微生物的自我凈化能力。不能因為眼前一時的混濁,而把河廢掉,或者去做一些其他的無效之舉。 [/size]
[size=3]    假如把一個健康的企業(yè)組織比作這條河的話,我想,管理者的職責不在于花更多的精力清除不良因素,而是任其適當合理存在,管理的重心則在于培育企業(yè)的自我凈化能力。[/size]
[size=3]在這一過程中,管理者首先應該承認并學會欣賞人與人之間與生俱來的差異性。企業(yè)的功能之一,就是包容員工多樣化的差異性,并將其揉合成一種向心力。比如在能力差異上,能力強的員工恰恰在能力較弱的員工那里獲得自信感,而能力差的員工又以能力強的員工為榮耀,并從中獲得安全感。雙方的差異性在日常工作中保持著一種彼此依賴和滿足的關系。如果在一個公司全都是“武林高手”的話,那么,就可能出現(xiàn)相互抵銷的消極現(xiàn)象。從管理實用的原理出發(fā),不妨有意或者無意地制造差異性,讓組織自然地進入一個有序磨合的狀態(tài)。 [/size]
[size=3]    其次,管理者還應學會巧妙利用組織成員彼此之間素質(zhì)的落差性。很多管理者都希望組織內(nèi)部的優(yōu)秀分子、純潔分子越多越好?!笆聦嵣希蟾艣]有比會聚優(yōu)秀人才于組織更可怕的事情。優(yōu)秀人才的負面效果,往往使組織更加僵化,更傾向于爭斗和本位主義。一般認為非優(yōu)秀人才能起到中和作用?!边@是日本經(jīng)濟學家屋太一先生在《組織的盛衰》中寫到的一段話。 [/size]
[size=3]    著名漫畫家鄭辛遙有一幅耐人尋味的漫畫,題目上寫道:“若能把‘絆腳石’變成‘墊腳石’,你就是生活中的強者?!本凸緝?nèi)部來說,難免有素質(zhì)不良人員,也會有難纏的人。如果把他們當成倉庫里的爛蘋果一樣,挑出來,扔出去的話,一切都顯得簡單了。問題是,人的關系復雜性遠遠不能等同于挑出爛蘋果來的那么簡單,實際情況要復雜得多。倒不如換一種不扔的思維,發(fā)掘“絆腳石”成員的長處,從而使其變成“墊腳石”。 [/size]
[size=3]    [b]也要欣賞殘缺的美妙[/b] [/size]
[size=3]    前面曾說過,管理就是化腐朽為神奇的一門綜合藝術(shù)。其實,再落后的人,也有被尊重的渴望,也有發(fā)揮自己潛能的意識。問題在于如何找到發(fā)現(xiàn)他、改變他的通道。有的時候,偶然調(diào)換了一下工作崗位,或是領導給與一次恰當?shù)馁澷p,無意之中就會把那個人身上內(nèi)在深處的可貴要素釋放出來,變成組織中的動力元素。柳傳志[/size][size=3]在談到處理不稱職人的時候,不盲目學習西方的那種簡單的辭退法,而是交給人事部門,尋求其他安排渠道[/size][size=3]。這樣做,正是在承認人的差異性的基礎上,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古訓,并積極為其尋找和搭建發(fā)揮自我優(yōu)勢的平臺。 [/size]
[size=3]    管理者在認同差異的同時,也要欣賞殘缺的美妙。沒了月亮的陰晴圓缺,我們就不可能欣賞到那些感嘆人生悲歡離合,聚散無常的或婉約、或豪放的詩句;而沒了問題的存在,管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組織也只會如一潭止水,平淡無奇,我們今天也就無從去高談闊論那些或讓人激動、或使人懶惰的管理案例了。 [/size]
[size=3]    既然殘缺是美,管理者就應學會利用其“美”。有時在組織內(nèi)部故意制造一些摩擦,安插個別負面人物[/size][size=3],目的是制造一些緊張,防止組織僵化;有的時候組織程序并不確定,然而在不確定的過程中反而容易出現(xiàn)生動創(chuàng)意和強勁動力,無怪乎創(chuàng)業(yè)期間的組織沖力最大,這就是殘缺的互合作用。 [/size]
[size=3]    從自然規(guī)律來看,不同的音符,才有樂章的美妙;不同的落差,才有起伏的壯觀;不同的性格,才有生動的河蟹;不同的所有,才有無盡的追求。 [/size]
[size=3]    作為管理者不要被完美情結(jié)所困擾。完美是無止境的追求目標,一切都得從不完美開始,在不完美中進步。完美無極限,在你看來是完美的東西,換一個人、換一個時間,就是不完美了。奧林匹克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強”,如果換成“最快、最高、最強”,也就失去人們?yōu)橹床珚^斗的價值了。在管理上也是如此,過分追求完美就會陷入狹隘的陷阱。[/size]



[size=2][color=gray] http://livemosquitofree.com/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該貼已經(jīng)同步到 [url=http://api.t.sina.com.cn/2261470955/statuses/3530904850737453]lzm_001的微博[/url][/color][/size]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quán)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3-1-5 08:39:27 | 只看該作者
經(jīng)典 學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fā)表于 2013-1-5 12:53:35 | 只看該作者
培育企業(yè)的自我凈化能力需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相當不錯并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處理的相當完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fā)表于 2013-1-17 16:21:40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殘缺的背后也有一種大智慧,事情都有兩面性。經(jīng)典,學習了!來自: Android客戶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fā)表于 2013-1-23 17:51:16 | 只看該作者
非常適用,學習,贊一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fā)表于 2013-3-6 15:13:44 | 只看該作者
一個成功的企業(yè),是有很多包容性的, 可以包容各種各樣的人才的不同習性,這些人才才能在企業(yè)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推動企業(yè)向前發(fā)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fā)表于 2013-3-6 17:32:19 | 只看該作者
有道理!學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24 18:29, 技術(shù)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