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雞飼養(yǎng)管理要點 1、消毒:進雛前1周育雛室打掃干凈,所有設備清洗、消毒放置好,門窗關閉,用甲醛(40ml/m3)、高錳酸鉀(20g/m3)熏蒸24小時,如密閉不好,可用20%—3%氫氧化鈉潑灑地面和四周墻壁。 2、墊料:采用地面育雛的,室內鋪好干燥無霉變的麥秸或鋸末等墊料。 3、預熱:在進雛前先進行預熱,使室內溫度達到32℃—35℃, 以后每周下降2-3℃,降至18-20℃,夏天溫度可稍低一些。相對濕度60%—70%。 4、備器:飼槽、飲水器按30—50只雞/套,照明燈2.7瓦/m2配置。 (二)育雛期的飼養(yǎng)管理 1、溫度:1—3日齡室溫32℃—35℃溫。以后每周下降2-3℃,降至18-20℃,保持穩(wěn)定或脫溫。相對濕度60%-70%。 2、飲水:雛雞進入育雛室后休息1小時,開始飲水,飲水的同時加 3%-5%的葡萄糖+VC飲水3—4小時。 3、開食:飲水的同時可進行開食,喂全價雛雞料,做到少喂勤添。 4、光照:1-3日齡,24小時連續(xù)光照,4-7日齡把光照從24小時逐漸降至自然光照,2周齡以后取自然光照。 5、密度:l-3周齡:30一40只/m2;4—6周齡:20~30兄/m2 6、通風:在確保室溫前提下,選擇在一天中最暖和的時間進行通風換氣。 7、斷嚎:一般在7-9日齡左右進行,斷喙前后1-2天,用vk3、vc飲水。 8、分群:把大小、強弱及時分群飼喂,確保均勻度把不合格雛淘汰掉。 9、疾病防治:育雛室保持干凈衛(wèi)生,常換墊料,作好預防工作,發(fā)現(xiàn)病情及時處理。 (三)育成期的飼養(yǎng)管理 1 、育成雞的選擇 在育成過程中應觀察稱重,不符合標準的雞盡早淘汰,以免浪費飼料和人力,第一次初先在6-8同齡,第二次在18-20周齡,可結合轉群或接種疫苗進行。2、注重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3、做好日常衛(wèi)生、消毒工作。 4、嚴格控制體重,從6—8周齡開始進行限飼,18周齡后根據(jù)該品各標準給予飼喂量,限飼必須與控制光照相結合,注意在限飼期間,切不可增加光照等辦法刺激母雞早開產,這會對其后的產量產生有害的作用。 5、及時調整飼料槽的高度,使飼槽高度和雞背高度相平,以防上飼料的浪費,避免墊料落入料槽及腿病的發(fā)生。 6、轉群: ?、侔磿r轉群,雛雞6~7周齡時轉入育成雞舍,到17~18周齡,轉到產蛋雞舍,轉群最好在晚上或清晨進行。 ?、谵D群前6小時應停料,前2~3天和入舍后3天,飼料內增加復合維生素1~2倍和飲電解質溶液,轉群當天24小時光照,保證雞有足夠時間采食和飲水。 ?、蹚挠r舍轉到育成舍時,盡量減少兩舍間溫差。根據(jù)體重達標情況進行入舍和飼料的更換,更換時應逐漸過渡。 ?、芙Y合轉群對雞進行清理和選擇,淘汰不合標準的次劣雞{體重過輕、有病、殘雞和異性雞),并徹底清點雞數(shù)。 ?、蒉D群時不要同時斷喙,以免增加更多的應激。 ⑥做好轉群的組織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咿D群時要注意觀察雞群的動態(tài)(采食、飲水、糞便等) (四)產蛋期的飼養(yǎng)、管理 l、產蛋前期的飼養(yǎng)管理 ①自由采食:在雞群開始產蛋之時,就讓母雞自由采食,并一直實行到產蛋高峰和高峰過后的兩周為止。 ?、诠庹眨涸?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周齡起每周延長光照1小時,直至增加到16小時恒定不變,如在20周齡達不到標準體重,將補充光照時間往后推遲一周,即在21周齡開始進行。 ?、?改換飼料:在增加光照一周后改換飼料(由育成改為育成產蛋過渡料)直到雞群產蛋率達到5%時,將生長飼料改為產蛋飼料。 2、產蛋期的飼養(yǎng)管理: ① 觀察雞群,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a、清晨舍內開燈,觀察雞群精神狀態(tài)和糞便情況。 b、夜間傾聽雞只有無呼吸道疾病的異常聲音(呼嚕、咳嗽、噴嚏)。 c、觀察舍溫:通風系統(tǒng)、光照系統(tǒng)、上下水系統(tǒng)等有無變化, d、觀察有無啄癖雞、及7月齡左右仍未開產或開產后不久就換羽的雞。 ?、跍p少應激因素,保持良好而穩(wěn)定環(huán)境。 ?、郯淳C合性衛(wèi)生防疫措施的要求進行各項日常操作。 ?、茏骱蒙a記錄(雞死亡數(shù)、產蛋率、舍溫、耗料、防疫等) ⑤保證水質良好的飲水全天供應和防止飼料浪費。 更多精彩內容,加18我469求880求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