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1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yǎng)豬技術] 研究確定纖維在豬消化道不同部位的發(fā)酵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7-10-18 15:10:59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纖維正在越來越多地被添加到豬的日糧中去,豬只對纖維的消化非常低效,人們對這一過程的了解也相當有限。在美國伊利諾伊州大學一份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確定了豬消化道中纖維進行發(fā)酵的具體位置。

  伊利諾伊州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和營養(yǎng)科學系的Hans Stein教授說:“我們正在了解纖維在豬只中發(fā)酵的具體情況以及我們如何能搞增進發(fā)酵的過程?!?br />
  Stein教授的研究團隊配制了4種實驗日糧,包括將一種標準的玉米-大豆粕日糧作為控制組。在剩下的3種日糧中,用不同的纖維來源替代了30%的控制控制日糧:DDGS、粗小麥粉和大豆莢殼。

  研究人員在8頭去勢的豬體內各放置兩個插管,以便于在豬只小腸和結腸的末端收集食糜。研究人員也收集了每頭豬的糞便樣本用以研究。研究人員計算了回腸表觀消化率、盲腸表觀消化率和表觀總腸道消化率的數值。

  Stein教授說:“這可以讓我們在消化道的每一部位對營養(yǎng)素和能量進行發(fā)酵的量化。我們知道盲腸存在發(fā)酵,但是我們不知道具體發(fā)酵的量。同時我們也可以量化結腸中發(fā)酵的情況。”

  粗小麥粉中的不溶性纖維比大豆莢殼或DDGS中的不溶性纖維更容易發(fā)酵,這表明它可能是三種日糧中最佳的纖維來源。對于可溶性纖維部分,不同日糧的發(fā)酵沒有差異。

  可溶性纖維發(fā)酵的部位可能是在小腸或盲腸中,而不溶性纖維發(fā)酵的部位是在結腸中。

  Stein教授表示:“這是確定豬消化道中纖維發(fā)酵的不同部位的首個研究。我們將運用這些信息來做更多的研究,以確定我們是否可以增溶更多的纖維,從而在消化道前端釋放出纖維中更多的能量?!蔽覀冇邢M麡税忻富蛘咂渌奶砑觿﹣韼椭⑸锇l(fā)酵更多的纖維?!?br />
  該研究發(fā)表在《動物科學》雜志上。

  來源:國際畜牧網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21 02:1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